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概念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观念,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rènshi),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rènshi),也是认识(rènshi)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体。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特有的“专利”。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是人逐渐走向自主乃至自由的过程。二、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结构(一)从形式上划分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主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píngjià)。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主要解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的问题。自我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方面。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回答“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怎样做”的问题。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等。(二)从内容(nèiróng)上划分1.生理我生理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如“我是一个健壮的大学生”。2.心理我心理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如“我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3.社会我社会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yìw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意识,如“我是班长”。(三)从自我(zìwǒ)观念上划分1.现实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我的现实各种特征的看法,也即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它是个体对自己现实的观感。2.投射自我投射自我是指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yìnxiàng)、评价等,由此而产生自我感。3.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指个体从自己的现状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三、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功能四、自我意识的发生(fāshēng)与发展(一)自我中心期——生理(shēnglǐ)的自我生理(shēnglǐ)的自我又称物质的自我,它是人们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二)客观化时期——社会的自我客观化时期大约是从3岁到青春期之前,即到13至14岁的时候。这段时间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实现社会自我的最关键的阶段。一、大学生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发展一、大学生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分化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从自我观察(guānch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主体的我”(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和“客体的我”(别人怎样看我,对我的态度如何等)。从自我发展状况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二)自我意识的冲突(chōngtū)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chōngt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三)自我意识的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máodùn)统一可归纳为以下5种类型:1.自我完善型这类学生在自我意识出现矛盾时,会主动按照社会要求的理想自我自觉(zìjué)改变现实自我的不足,扬长避短,使现实自我逐步完善,以便与正确的理想自我趋于统一。2.面对现实型这类学生一方面不断完善现实自我,另一方面又根据现实自我的实际状况修正理想自我,达到两者统一。3.自我安慰型(自我否定型)这类学生一般采取强调客观因素或原谅自己的办法去解决自我意识的矛盾,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矛盾时,往往以“我本来就不行”而自我安慰,或者(huòzhě)勉强拼搏一阵子,遇到困难,就降低理想自我的要求,获得自我意识的虚假统一。4.自我反差型(自我扩张型)这类学生多盲目自信、狂妄自大,过高地估计现实自我的能力,理想自我标准太高。5.消极补偿型这类学生常以不正确的方式从消极方面努力,以摆脱、发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补偿理想自我的需要。二、大学生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特点三、大学生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偏差一、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标准一、大学生健全(jiànquán)自我意识的标准(1)能够正确评价自我,有自知之明,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2)能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协调一致。(3)能够积极地肯定自我,并与外界保持一致。(4)能够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