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引言焦虑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焦虑自评量表(SAS)可以评出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可以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我国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有一个1158人的正常人常模。全国协作组吴文源等人对1158例土0.46可作为常模总分均值之上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量表信、效度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效度指测量结果的有效程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或者说实测结果与所要测查的结果的吻合或一致程度。摘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是W.K.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出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作为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的依据。SAS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临床工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作为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简单易用,有较好的信、效度,被广泛应用。能较好地反映被试的焦虑感受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被广泛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疾病患者,因此其信、效度对于研究者而言是十分看中的。本研究主要从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来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关键词:焦虑信度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取自教科院2014级心理班和国防班,共计81人,其中有效答卷78份,其中男生36人,女生42人。测验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本量表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SAS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总分越高即焦虑越严重。1.3测验方法对2014级心理班和国防班两班学生,按统一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对SAS中5个反向陈述条目进行特别说明,以消除不理解造成的误差,并及时对问卷进行回收。统计分析除去无效问卷,将有效问卷数据输入SPSSForWindow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各条目之间的相关分析,主成份因子分析(PrincipalComponents)。同时采用(Cronbach)α系数来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因子分析时对初始因子做了因子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全部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2结果与分析SAS单项分析78名学生SAS平均得分为土[0],由表1可见,各项平均得分从1.270士0.501[0]到2.880士0.953[0]不等。各条目与SAS总分间的相关系数除尿意频数外,其余呈显著正相[0]数据为±σ关关系。其中焦虑、惊恐、发疯感、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头昏、晕厥感及睡眠障碍等九个项目与SAS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各条目间相关系数平均数为,说明SAS各条目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表1:SAS单项均数、标准差及与总分相关系数项目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1焦虑**2害怕**3惊恐**4发疯感**5不幸预感[*]**6手足颤抖**7躯体疼痛**8乏力**9静坐不能[*]**10心悸**11头昏**12晕厥感**13呼吸困难[*]**14手足刺痛*15胃痛或消化不良**16尿意频数17多汗[*]**18面部潮红**19睡眠障碍[*]**20恶梦*注:([*]答案为反向计分项目*P>0.05**P>0.01)SAS的信度SAS各项目与总分有明显的相关性(见表1),除第16项(尿意频数)外,各相关系数均具显著性,说明各项目与量表总分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经SPSS输出数据结果得(Cronbach)α=>[1](见表2),再次提示该量表内部的一致性很好。表2:ReliabilityStatisticsCronbach'sAlphaCronbach'sAlphaBasedonStandardizedItemsNofItems0.8240.783202.3因子分析(1)由表3可以看出KMO[2]=0.824>0.7,说明因子分析效果很好。且Bartlett[3]球形检验的值为403.627,伴随概率P=0.000<0.05,否定虚无假设,即认为变量间的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各变量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表3:KMOandBa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