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读《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有感.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读《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有感.pdf

2024年读《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有感.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有感阅2022版课标指出:“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标对于跨学科学习给出了一定的建议与指导,《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这本书除了关注语文教学本身,也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文知识,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鼓励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历史、政治、艺术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中,作者课例展示了如何将跨学科学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例如,在学科融合中体悟古典诗歌的魅力——“豪放壮词我演绎”专题展示会教学设计中作者会引入历史背景和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价值。同时,作者还会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如美术和音乐等。结合书上给的灵感,我们小组也进行了跨学科讲授的探索与尝试,进行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探索——以“杜甫群诗阅读”教学设计为例的单元设计,也进行了授课。在“跨学科学习”第四学段(7-9年级)中组建小组,在参与过程中写出策划方案,记录活动过程,运用多种媒介发布学习成果。分析学情,分析课标,分析完教材内容后制定好了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翻阅历史书籍、借助网络资源,能在班级展示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经历。2.结合各组提供的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分别说出每首诗歌中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和诗歌主旨。3.通过归纳、对比杜甫的经历和情感变化,能总结出杜甫的精神品质,体会诗人厚重的家国情怀。4.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收获,为杜甫写颁奖词。根据本课想要达成的目标,我们创设了真是的情境,以今年是杜甫诞辰1311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校公众号特别策划了一档名为“跌宕人生路,一生家国情”的杜甫人物特辑,以向这位不朽的文学巨匠致敬。现向同学们征集作品,通过你的作品,使大家更深入的感受他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作品形式不限为真实情境,划分为三个课段,最终在第三课段的最后一节课中呈现自己的作品。第一课段要完成的任务如下1.宣布项目名称和基本流程。2.提供语文资源和跨学科资源。3.商讨并确定“人物特辑”内容。(两课时)4.确定对应的评价标准。5确定,小组成员分工。第二课段任务1.分小组上台展示查阅到的资料。2.结合资料,按照提示分析诗篇,并选择喜欢的诗句,有感情的朗读。3.通过归纳、对比经历和诗歌情感,总结杜甫人物品质,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写下对杜甫的敬意。4.预表演,邀请跨学科教师指导。第三课段,也是最精彩的课段:展示“跌宕人生路,一生家国情”杜甫人物特辑专题展示会(一课时)。任务一:演绎展示。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我绘杜甫爱国迹2.我写杜甫爱国诗3.我诵杜甫爱国心4.我思杜甫爱国情5.我演杜甫爱国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自己搜集资料,自己撰写剧本,自己配乐,自己根据评价量表完成自我完善。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参与度高,理解的更加深刻。任务二:为杜甫写颁奖词。1.为杜甫写一份颁奖词(60字左右),并为颁奖词拟写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2.小组内推选出一份最佳颁奖词,进行展示。这个任务又很好的把孩子们带回了这课的初衷,也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理解,内化的知识输出。任务三:依据评价标准,修改颁奖词。1.出示颁奖词评价标准,各个小组依据评价标准,合作修改刚才展示的颁奖词2.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修改过的颁奖词。3.其他组依据“颁奖词评价标准”,选出最佳颁奖词。,在形成颁奖词的过程中也有量表,对标量表,自我完善,小组完善。我相信,经过三个课段的学习,孩子们对于杜甫诗歌一定印象深刻,对于他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也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在准备作品过程中所习得的能力更是可以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跨学科学习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同时,跨学科学习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总之,《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这本书不仅关注了语文教学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