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努力****恨风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吉林省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省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泰国流亡海外的华裔前总理英拉和哥哥他信,都是泰国第四代华裔,为客家人后裔,2019年1月5日上午,他们再次回到祖籍地——中国梅州丰顺塔下村祭祖。这种现象A.说明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体现了血缘宗法观念深远影响C.体现了中泰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D.反映了“家国一体”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宗法制。他信、英拉兄妹不忘祖先,祭祖、尊祖体现了血缘宗法观念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思想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他信、英拉兄妹流亡海外,他们私人的祭祖活动并不能说明促进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宗法血缘的影响而非家国一体,故D项错误。2.观察下图。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地方掌握选官权力,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体B.中央地方双重考察,中央考试统一儒家经典为测试内容C.选官制度各朝不同,但是都立足于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选拔人才标准不同,但都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举荐人才【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根据题干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虽各朝不同,选官标准不同,但都是立足于选贤任能,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故选C项。中国古代真正掌握选官权力的是中央,并不是地方,故排除A项;中国古代选官考试不一定都是以儒家经典贯穿始终,还有其他的考试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但科举制不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故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3.汉、魏以来,州郡县等地方长官都是自选僚佐、属官。隋文帝定制:所有“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这一变化表明,隋朝A.地方官员的权力被完全限制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材料表明,汉、魏以来,地方长官自选属官,这样容易形成地方势力集团,威胁中央统治,而隋朝地方属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隋朝把官僚选任权收归中央,没有体现地方官员的权力完全被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科举制的内容,故C项与材料无关;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故排除D项。4.清朝奏折经过通政使司和内阁上报皇帝,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奏折密封可直接呈报皇帝;雍正帝时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员密奏权,摊丁人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等就是先通过密折制度君臣反复商讨后达成的共识。这说明,密折制度A.成为畅通行政效率和决策的有效途径B.便利了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实情C.便于皇帝直接驾驭官员并对其进行监察D.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清代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官员奏折密封可直接呈报皇帝;雍正帝时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员密奏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密折制度上通下达,提高了行政效率,畅通、提高效率和君主决策的有效途径,故A项正确。密折制度不一定保证君主掌握全部实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便于皇帝直接驾驭官员并对其进行监察,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密折制畅通行政效率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没有体现密折制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手段,故D选项不是材料内容主旨。5.1860年美国牧师何默斯向章王林绍璋指出,太平天国应该“遵照《圣经》的规定做礼拜”。林绍璋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拜上帝教对《圣经》的‘这种修改仍然是适当的”’。洪秀全也明确指出:“要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万恶的时世,那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A.是从弥合中西文化冲突上着手的B.充分考虑到时人对西学的认同度C.以不损害中国传统儒学作为前提D.服从于农民反清革命斗争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可以看出,拜上帝教对《圣经》进行了取舍,如并不按《圣经》的规定做礼拜,并对基督教中关于忍耐、谦卑的教义,坚决地予以摒弃。由此可见,作为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旨在打破那个“万恶的时世”,因此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也应该服务于农民革命斗争的需要,故选D项。根据材料“要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万恶的时世,那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是适应农民阶级反清运动的需要,而不是弥合中国西文化冲突,故A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