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考点三 鉴赏艺术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只****生物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考点三 鉴赏艺术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考点三鉴赏艺术技巧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三鉴赏艺术技巧——技巧判断准而全,紧扣内容赏效果欣赏艺术技巧既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这类考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较高。就散文艺术技巧而言,高考常以表达技巧鉴赏和语言特色鉴赏两类题型进行考查。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分析。【基础先导】一、写景抒情类《荷塘月色》(人教版·必修二)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本段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手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提示本句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里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表现出月色的朦胧迷人。3.文中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有什么作用?(6分)提示作者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来衬托自己依然苦闷、哀愁的心情。《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4.在描写“故都的秋”时,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予以分析。(6分)提示①排比:文中运用了许多排比句,例如“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句式工整,有雅致之美,抒情味浓厚。②对比: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和特点,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热爱。③衬托:驯鸽的声音,秋蝉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缓慢悠闲的人声。用细小的声音衬托环境的幽静。④细节描写:对小院秋晨和秋槐落蕊的描写都是工笔细描。《囚绿记》(人教版·必修二)5.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是怎样不断变化的?其中有何深意?(6分)提示首先称其为“绿色”,然后称其为“绿友”,最后称其为“绿囚”。这种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绿色”是对普通自然物的色彩的称呼;“绿友”隐含着作者的亲密、喜爱之情;“绿囚”则隐含着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之情。6.文中为什么要插叙乡间草屋的往事?请简要分析。(6分)提示①表现“绿色”的生命无处不在,何其顽强;②印证前文“生的欢喜”,作者恋绿、亲绿情感由来已久;③铺垫下文对绿的“囚系”,我不忍剪除草屋内野草,也不会轻易放走绿枝。二、叙事写人类《记念刘和珍君》(人教版·必修一)7.鲁迅回忆刘和珍时多次写到她的微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提示①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塑造了一个微笑、和蔼、富有正义感、责任感的进步青年形象,和下文反动政府的血腥屠杀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府卑鄙凶残的本质;也形象地刻画出反动政府御用文人的阴险、无耻的丑恶嘴脸。②从结构上来看:容易激起读者的愤慨和阅读兴趣。读者不禁会问:这样的青年怎么会被凶残地杀害,又怎么会被说成是暴徒呢?③从思想情感上来看: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失去这样的青年感到惋惜、同情,对反动政府的卑劣行径感到愤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人教版·必修一)8.从文题看“演讲”应是文章记叙的重点,但文章的首段并没有写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请分析这些内容的效果。(6分)提示(1)反衬手法的运用。①以政治业绩反衬梁启超在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突出其超人的常识。②以“显宦”和“叱咤风云的人物”反衬梁启超,突出梁启超演讲水平高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青年学子中影响很大。(2)第一段的作用。①从内容上来看:重点写梁启超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塑造了一位能人、高师形象。②从结构上来看:塑造能人、高师形象,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作铺垫。突破一鉴赏表达技巧一、什么是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方式运用技巧、表现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行文技巧,等等。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在小说专题中已有介绍,在此只作一个简单回顾,具体如下:二、命题角度分析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9·天津卷)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萨丽娃姐姐的春天》)(2)(2018·天津卷)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虹关何处落徽墨》)(3)(2016·北京卷)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4)(2015·山东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四堡雕版》)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三、掌握解题通法解题技巧审题型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