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做法.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做法.docx

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做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做法赣州市、郴州市发展工业大产业的做法一、赣州市:赣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原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自从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五个十百亿工程”和“强攻工业战略”后,重点发展了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非金属矿和新材料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稀土、钨和氟盐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群,赣州工业经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一是保持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119亿元,同比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21%,比2005年增长2.4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利税总额分别为1271.18亿元、11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倍和2.8倍。二是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工业贡献率不断增强。从2007年起,二产的比重已列入首位,工业比重占全市GDP的37.98%,比2005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市形成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群优势逐步显现。尤其是稀土、钨等资源型创业不断转型升级,使其生产能力发展到全国同类产品生产能力一半以上,钨产业链也加速向深加工方向延伸。四是重点企业不断壮大。通过每年集中培育100户重点企业,同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近几年来每年都有100户以上的企业进入规上行列。五是工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发展。“十一五”,全市实施工业项目369项,竣工投产130多项,累计完成302亿元,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一季度,全市重点调度的1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31亿元,同比增长75.82%。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势头猛烈。在思路和做法方面:以“五个十百亿工程”为总抓手,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以扩大工业总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业占GDP的比重。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发展层次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强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注:“五个十百亿工程”即: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建设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其中超10亿元的20个以上;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建成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30个以上,其中超20亿元的10个以上,超100亿元的1个;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力争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10个,其中超100亿元的优势产业达到8个;发展一批特色园区,力争建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且特色产业占50%的工业园区12个,其中超100亿元且特色产业占50%的达到8个;培植一批工业强县,力争建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县(市、区)15个,其中超100亿元的县(市、区)8个)在组织实施方面: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三年强攻工业的组织领导。在健全“五个十百亿工程”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赣州市三年强攻工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部署和协调全市三年强攻工业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设立三年强攻工业领导小组,县(市、区)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的主要领导为本地实施三年强攻工业第一责任人。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和项目实施。一是进一步提高项目策划水平。依托江西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钨、稀土、氟盐化工等重点产业智库,对重点产业展开全面、系统、持续、深入的研究,开发策划一大批投资过亿元的重大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尤其是投资过10亿甚至50亿元的重大项目。对项目开发实施分级负责制,市本级着重开发策划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各县(市、区)分别开发策划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二是围绕重点产业强化招商力度。围绕钨和稀土新材料、氟化工新材料、LED材料与器件、永磁电机、新型动力电池、电子信息、生物制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轻纺、食品、建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推行产业招商,组织产业招商分队,采取市领导挂点、部门负责、承接地跟踪等方式,每月进行调度和协调,力争各产业每年都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引进落户。三是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工业项目大会战”,建立健全项目推进和考核机制,优化重大产业项目通道流程,按照定时间、定责任、定考核、定奖励要求,对市重点调度项目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帮扶责任,对开工、备案核准、上报待批的重大工业项目进行分类指导、重点跟踪、重点调度,定期通报目标完成和项目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项目前期推进和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促进项目如期建设投产。3.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一是科学规划布局,引导产业集聚。突出产业的地域性和发展方向的差异化,依托江西理工大学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