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音乐教学教案.docx

初中音乐教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音乐教学教案初中音乐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乐教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音乐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小调《无锡景》,感受民族音乐特点,产生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过程与方法】学会方言演唱《无锡景》,乐意参与歌唱、互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歌曲的江南特点。【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委婉细腻、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无锡景》,并能把握歌曲节奏及装饰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无锡景》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难点】歌曲节奏及装饰音的把握。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用无锡方言向学生问好。请学生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由此导入新课。(二)初步感知(1)完整聆听《无锡景》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无锡风景?(2)再次聆听《无锡景》,感受其情绪与速度特点。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无锡景》,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三)探究学习(1)聆听教师范唱《无锡景》第一段思考:①歌曲共有几个乐句?②歌曲中没有出现哪几个音?(2)轻声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练声曲hiya(一口气)(3)跟范唱不出声读第一段歌词,带上表情(4)跟钢琴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①歌唱状态②咬字③节奏(5)教师分别范唱带衬词和不带衬词的第一、二乐句,体会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6)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遇到难点部分教师讲解波音和装饰音的定义。(7)师生接龙学唱第二段歌词(8)学生分组视唱第三段歌词,一组唱另外一组判断视唱是否准确①歌唱状态②咬字③节奏(四)拓展延伸(1)欣赏方言版《无锡景》视频,说说方言版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2)跟钢琴模仿用方言学唱歌曲的第一段①歌唱状态②音色③表情(3)聆听小调歌曲《桃花红杏花白》思考:这首歌曲是否也来自南方?为什么?(4)民歌特色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五)小结作业小调是民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走进民歌,有兴趣欣赏各地区、各民族留存的更多的经典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常动听,有机会我们再来一起分享。四、板书设计初中音乐教学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能力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谁来朗诵一下?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思乡诗。师: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这种情结不但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为题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思乡的歌曲。二、新课教学1、初听音乐,设问:它的基本情绪和情感是什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2、第二次听赏,设问: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演唱形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1)出示幻灯片:3/4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让学生用拍手等肢体动作体验3/4拍的强弱规律,并学习3拍子的指挥图示。(2)出示幻灯片:二声部合唱歌曲。3、歌曲学唱(请学生打开课本26页)(1)高声部旋律学习: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问学生音乐情绪的变化?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区别?可重复演奏(唱),让学生体会发现。学生回答后可总结此曲的强弱规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强弱弱的规律,而是强强弱;b、学生跟琴学唱,注意音乐情绪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四分附点音符后接两个十六分音符,演唱时要体现出来;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2)低声部旋律学习: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b、学生跟琴学唱,同样要注意力度的处理以及前后情绪的变化;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3)歌词学习:a、按节奏朗读歌词(加强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让学生展开讨论,歌词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如何去理解?为什么说“妈妈总在我的身旁”?引导学生去体验母爱,进而加深对歌词的理解。b、配乐朗诵歌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