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作业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级作业试题.doc

高级作业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岩石受到冲击荷载作用时,应变率如何表示?答:应变率是岩石受载后单位时间内的因变量,数字表达式为:ε=dε/dt.应变率ε单位是S-1.岩石在承受诸如凿岩、爆破、震动和碎矿这样的冲击荷载作用时,从承受荷载开始到破坏的荷载周期仅有10-4~10-2s,即使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载荷仍然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岩石单元体实际上是处于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变化过程。2.岩石受冲击动荷载作用与静载作用相比,特点?答:1)冲击动荷载作用下形成的应力场(应力分布及大小)与岩石性质有关;静载作用于岩性无关。冲击动荷载是瞬时性的,一般为毫秒级,而静载则通常超过10s。与前者相比,后者的变形和裂纹发展比较充分。爆炸荷载在传播过中,具有明显的波动特性,其质点除失去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变形和位移外,尚在原位不断波动。因此,岩石在动载作用下,其变形特征同静载变形有本质的区别。通常,岩石的冲击动载强度比静载强度高,高出的比例依岩石性质和应变率不同而异。3.岩石按其成分氛围三大类,简述这三类岩石的成因和特征,并举例。答:1)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埋藏在地壳深处的岩浆(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上升冷凝或喷出地表形成的。直接在地下凝结形成的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形成的叫做火山岩。侵入岩的产状多为整体块状,火山岩的整体性较差,常伴有气孔和碎屑。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闪长岩等。沉积岩。沉积岩是地表母岩经风化剥离或溶解后,在经过搬运和沉积,在常温常压下固结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特点是,其坚固性除与矿物颗粒成分、粒度和形状有关外,还与胶结成分和颗粒间胶结的强弱有关。从胶结成分看,以硅质成分最为坚固,铁质成分次之,钙质成分和泥质成分最差。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已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其矿物成分和排列经某种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一般来说,他的变质程度越高,矿物重新结晶越好、结构越紧密、坚固性越好。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石、石英岩等。4.何为岩体结构面?岩体结构面对爆破效果的影响是什么?答:一个天然岩体,从宏观上来说,它是由节理或裂隙切割成一块一块的,相互排列与咬合着的岩块所组成。由于节理或裂隙的存在,造成了介质的不连续,因此,岩体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节理裂隙称之为结构面。结构面对爆破的影响归纳为六种作用:1应力集中作用2应力波的反射增强作用3能量吸收作用4泄能作用5锲入作用6改变破裂线作用,5.影响爆破效果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三要素中岩体性质,特别是岩体结构面的影响最大?答:三要素是:炸药性能、岩体性质、爆破工艺。炸药爆炸时对岩石的破坏能量主要是爆炸冲击波和爆炸气体。由于岩体中存在大量断层、节理、裂隙、孔隙等结构弱面使得爆炸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急剧衰减,爆生气体大量外泄,造成能量损失和分布不均匀。裂隙岩体的室内试验和爆破漏斗试验均证明了这一点。而炸药性能的优良固然可以产生更多的破碎能量,若损失的能量太多,有效能量则大量减少。至于爆破工艺的改进也只是在一定能量的前提下进行的。6.何为炸药爆速?分析影响爆速的因素答:爆轰波在炸药药柱中的传播速度称为爆轰速度,简称爆速,通常以m/s或km/s表示之。必须指出,炸药的爆速与炸药的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既爆速是爆轰波阵面一层一层地沿炸药柱传播的速度,而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完成的物质的质量,其度量单位是g/s影响爆速的因素:1)药柱直径,随着药柱直径的增大,爆速也增大;约束条件,实践证明,在药柱直径较小的情况下,增强药柱的约束条件可以显著提高炸药的爆速,减少其临界直径值;炸药密度,概括地说,当炸药组分配比和工艺条件控制一定时,炸药的爆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就工业炸药而言,当药柱直径一定时,存在有使爆速达最大值的密度值,即最佳密度,再继续增大密度,就会导致报数下降,当爆速下降至临界爆速时,爆轰波就不能够稳定传播,最终导致熄爆;炸药粒度,一般来说,减小炸药粒度能够提高炸药的反应速度,减小反应时间和反应区厚度,从而减小临界直径提高爆速。7.何为沟槽效应?试说明减少或消除沟槽效应的措施有哪些?答:沟槽效应也称为管道效应、间隙效应,即当药卷与炮孔壁间存在着有月牙形空间时,爆炸产物压缩药卷与孔壁之间的空气会产生冲击波,它超前与爆轰波并压缩药卷,使其密度增加而抑制爆轰。另一种观点认为爆轰波波阵面存在有一个等离子层,对未反应的药卷表层产生压缩作用,妨碍该层炸药的完全反应,等离子波越强烈,这个表层穿透得就越深,能量衰减的就越大,造成药包爆轰熄灭。实践表明,在小直径炮孔爆破作业中这种效应相当普遍存在着,是影响爆破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或消除沟槽效应的措施如下:加强外包装强度,选用不同的包装涂覆物,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