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生理学第1、2、3、4批.doc
上传人:纪阳****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5秋生理学第1、2、3、4批.doc

2015秋生理学第1、2、3、4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秋生理学第1、2、3、4批2015秋生理学第1、2、3、4批2015秋生理学第1、2、3、4批2015秋生理学第一批1。简述视网膜两种感光细胞的分布及其功能特征。答:视网膜存在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组成了视杆系统(晚光觉系统)和视锥系统(昼光觉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1)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处分布密集,愈近视网膜的周边区域视锥细胞愈稀少;视锥系统细胞间特别是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单线联系",甚至还可能存在辐散式的联系,无视杆细胞的会聚现象;同时,视锥细胞还有三种吸收光谱特性不同的视色素。因此视锥系统特别是中央凹处对光的分辨能力强,主司昼光觉和色觉,但对光的敏感度较差,中央凹在亮处有最高的视敏度和色觉。(2)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愈近视网膜的周边区域视杆细胞愈密集;视杆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中普遍存在会聚现象;而且视杆细胞只有视紫红质一种视色素。所以视杆系统有总和刺激的结构基础(会聚联系),因此对暗光敏感,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的粗略的轮廓、视物无色觉。在暗光下视物主要靠视杆系统。2.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答:(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其它物质(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从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肾小球滤过液,即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管,99%的水分被重吸收,还有葡萄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全部被重吸收到血液中.钠离子、氯离子、水和尿素,虽然在肾小管各段均能重吸收,但主要是在近曲小管重吸收.(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尿中有相当一部分物质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它们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或排泄到管腔中的。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首先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及研磨食物的地方,进入小肠后,多种外分泌消化腺,如胰液中各类胰酶,胆汁,小肠液将三大营养物—-糖,脂肪,蛋白质,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分解为各类可吸收最小物质.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答:小肠为吸收的主要部位主要因为:1、吸收面积大。(微绒毛结构使小肠粘膜总面积增加600倍)。2、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利于吸收。3、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结构简单的可吸收的物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一般为3~8h。.4.有哪些因素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答: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①气体的分压差:分压差大,扩散速率越大;反之,相反。②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与其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溶解度成反比。③扩散面积和距离: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④温度: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在人体,体温相等恒定,正常生理情况下温度因素可忽略不计.⑤通气?血流比值:当比值为0.84时,气体交换速率最高。5.简述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特点与生理学意义:答:1。简述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特点与生理学意义.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减压反射。当血压在60~180mmHg(8。0~24.0kPa)范围内波动时,如高于正常范围,存在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动脉壁的被动扩张、牵拉,通过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神经→舌咽神经→延髓孤束核;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最终使心迷走紧张增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结果使心脏的活动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回降;反之,当血压降低时可使血压回升。因此该反射起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特点:①是一种典型的期中即起作用;③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因此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缓冲神经。④当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水平(约100mmHg)时,反射最敏感,纠偏能力最强。意义:①通过快速调节,经常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②维持脑、心正常血流量。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②动脉压力感受器对波动的血压变化敏感,而且在正常心动周。6.试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答:自动控制原理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其中由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运动的信号,而由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是一个闭合回路,即在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联系.人体各种机能条件系统中的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部分(如发射中枢.内分泌腺等),可以看作是控制部分;而各种效应器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则是受控部分,其所产生的效应可称为输出变量。来自于受控部分的放映输出变量变化情况的信息,称反馈信息,它在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