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选修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选修一).doc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选修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海澜天韵集团————————电话:0531-8273181882735555传真:0531-82731818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38号联勤大厦迎宾楼8Fhttp://www.hlty2008.com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选修一)非选择题训练1.自古以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儒家外,诸子百家中还有哪些主要思想流派?(3分)(2)儒学思想在形成后曾遭到严厉压制。那么,儒学思想在哪一朝代成为正统思想?(1分)(3)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受到严峻挑战。这一时期挑战儒学思想的主要思想家有哪些?(至少举出两位。2分)(4)近代以来,维新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是如何对待儒学思想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4分)2.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1)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分)(2)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3分)(3)在宋明时期又有何新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分)(4)在近代历史上,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如何遭到挑战的?(6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材料二:左宗棠说:“泰西(指西方国家)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二,”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藉外国导其先可也;谓我之长不如外国,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一―《左文襄公文集•奏稿》材料三: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骨(皆)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洋务运动》材料四:清大学士揍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一―《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请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派对待近代技术的态度。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概述顽固派对待近代技术的态度。你又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3)顽固派反对洋务运动的理由是什么?试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4分)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二: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这一派别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有谁?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6分)(3)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什么活动?你如何评价这一活动?(8分)(4)依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原创):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二: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昭统筹全局折》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就当成为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两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材料五: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