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本贸易政策的新变化与FTA战略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提出加工贸易立国战略以来,就一直是世界自由贸易的最大受惠国。所以,日本多年来不仅是关贸总协定的积极拥护者,也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推进者。由此,日本贸易政策就一直是关贸总协定和WTO一边倒,其重要标志,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出现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情况下,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相继形成、北美和西欧的经济联合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日本却一直也没有采取经济集团化的战略。到2001年末为止,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日本与中国和韩国一样,都是没有参加任何经合组织和自由贸易区的国家。然而,世纪之交,在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以日韩FTA和日新FTA的提出为契机,日本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其重要标志,是日本自1998和1999年先后接受韩国和新加坡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之后,在新世纪之初又主动提出了“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小泉构想”。2002年1月,以日新日本-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订为标志,日本终于结束了没有参加任何经合组织或自由贸易区的历史。与此同时,2002年5月12日,以小泉首相为议长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正式提出了“日本经济活性化六大战略”,其中全球化战略明确提出了要以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来适应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2002年6月,经济产业省发表2002年通商白皮书,提出了加强东亚经济联合的自由贸易方案。同年10月,日本外务省正式公布“日本FTA战略”。由此,日本贸易政策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和调整,由WTO一边倒,转向了以WTO为中心,同时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地区自由贸易和多边自由贸易。一、日本贸易政策变化的背景和原因日本贸易政策发生上述重要变化和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一)WTO新一轮谈判困难重重自WTO于1995年成立以来,日本一直期盼新回合谈判早日开始,继续沿着乌拉圭回合方向,推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然而,由于各成员的意见分歧,WTO新回合谈判却迟迟不能起步。特别是1999年的西雅图会议,不仅未能就新回合谈判的内容和议程达成协议,而且连是否有必要进行谈判,也没有能够形成统一意见。2001年多哈会议虽然就开始新回合谈判达成了一致,但谈判能否顺利进行并如期达成协议,却是一个谁都没有底的未知数。截至多哈会议,WTO的成员已达140多个,俄罗斯、越南等30多个国家还在继续申请参加。随着WTO成员的增加,世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过程将越来越体现出“混合舰队”的特点,自由化的步伐必须按时速最慢的船来确定。关贸总协定的八轮谈判一次比一次困难,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关贸总协定1947年成立时只有23个成员国,前几轮谈判谈大都很顺利,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然而,随着成员国的增加,谈判就越来越困难了,第六轮肯尼迪回合谈判历时三年多,第七轮东京回合谈判历时五年多,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历时近八年。所以,按多哈会议的精神,即使WTO新回合的谈判能够如期进行,但要比乌拉圭回合更快地达成协议却并非容易。然而,在当前新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已大为缩短,其中制造业新技术的有效保护期间一般也只有18-24个月。这样一来,在全球性谈判尚未达成协议之前,许多技术就往往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了。由此,日本国内外就广泛流行起一句话:“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WTO已未必是最好的舞台了”。(二)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西雅图会议失败以来,一些急于开展自由贸易的国家因对WTO框架下多边自由贸易的进程失望,就另辟溪径,迅速发展起了双边自由贸易。截至2000年6月,全世界向WTO通报的自由贸易区共有113个,其中21个是1990-1994年建立的,66个是1995以后建立的,分别占18.6%和58.4%,合计占77.0%。这些自由贸易区的大多数不仅大都是90年代以后新建立的,而且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区还占绝大的比重。(三)中国积极姿态的冲击和挑战2000年11月2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了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受到了东盟各国的欢迎。会后,中国和东盟很快成立了经济专家组,经过共同研究,提出了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报告。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双方批准了中国与东盟经济专家组的研究报告,同意10年内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中国与东盟经济部长及官员就此制定谈判细节,以尽快实现自由贸易区的利益。中国率先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文莱参加10+3首脑会议的小泉说:“日本欢迎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媒体的舆论关于“日本被甩下了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