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猫巷****奕声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标准的作业指导书.docx

标准的作业指导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标准的作业指导书标准的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耐酸性试验所用磷化液的配制、酸度测定和使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试验材料和设备磷化液原液、氢氧化钠、纯水、甲基橙指示剂容量瓶、碱式滴定管、250ml三角烧瓶、滴管、10ml移液管3.游离酸和总酸度的测定3.1游离酸度的测定游离酸度是指磷化液中的游离h+的浓度(含部分游离磷酸),单位为“点”。其定义为:取10ml磷化液,以甲基橙或溴粉兰作指示剂,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naoh所消耗的毫升数,即为此磷化液的游离酸点数,也称游离酸度(fa)。将10ml的配置好的磷化液用移液管移至三角烧杯中,加4滴甲基橙(或溴酚蓝)指示剂,用http://ad.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或用溴酚兰指示液滴定至由黄变为蓝紫色)时所消耗的毫升数即为游离酸度。3.2总酸度的测定将10ml的配置好的磷化液用移液管移至三角烧杯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用http://ad.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颜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时所消耗的毫升数即为总酸度的值。4.标准磷化液的配制称取磷化液原液,按照磷化液:纯水=3:97的比例配制,并加http://ad.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节游离酸度至客户要求的范围内。5.磷化液的使用注意事项磷化液每次使用之前和使用过程中,应取样检测,确保游离酸度在客户要求的范围内。如果游离酸度偏低,应重新配制磷化液。标准溶液的作业指导书2016-05-3111:12|#2楼一、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按照gb601-2002之规定执行。二、除gb601-2002标准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制剂及制品,应按gb603-2002的规定制备,试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1992中三级水的规格。三、按照gb601-2002之规定制备的标准滴定溶液,除高氯酸外,均指20℃时的浓度。在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温度有差异,应按附录a补正。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均需定期校正。四、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ml/min∽8ml/min。五、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数值小于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1mg称量,数值大于0.5g时,按精确至0.1mg称量。六、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应在规定浓度值的±5%范围内。七、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必须两人进行试验,分别各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级差的相对值(级差的相对值是指测定结果的级差值与浓度平均值得比值,以%表示)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级差[crr95(4)]的相对值(重复性临界级差的相对值是指重复性临界级差与浓度平均值得比值,以%表示)0.15%,两人共八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级差[crr95(8)]的相对值0.18%。取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在运算过程中保留五位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结果取四位有效数字。八、标准中标定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不应大于0.2%,可根据需要报出,其计算参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九、使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当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值的准确度有更高的要求时,可使用二级纯度标准物质或定值标准物质代替工作基准试剂进行标定或直接制备,并在计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值时,将其质量分数代入计算式中。十、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小于等于http://ad.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十一、除另有规定外,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当溶液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十二、贮存标准滴定溶液的容器,其材料不应与溶液起理化作用,壁厚最薄处不小于0.5mm。标准的作业指导书2016-05-3110:41|#3楼热流道系统标准的作业程序指导书—江门工程塑料热流道温控箱厂家#e#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益复杂,分工越来越明细,品质成本急剧增高,导致各工序的管理困难。如果只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的话,没有办法控制产品的品质。因此,工厂必定会制作一份作业指导书的形式统一各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江门工程塑料热流道温控箱厂家,也制定了一份属于他们的一套热流道系统标准的作业程序指导书,现跟大家分享一下:重要事项:1、前期检查a.将模具安装在机台上,并且连接所有冷却回路、油压回路、气压回路;b.确认连接热流道系统的温控器是否正常;c.打开控制器主电源,接着逐一开启各组温控,并且启动除湿功能,观察各组温控表的温度变化。2、启动初期应注意事项a.检查所有电线接头有无松脱、电线有无破损露出铜芯现象,或发生漏电,漏气等现象,如有发生,立即修复。b.开启所有冷却回路,使模具保持在恒温,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