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doc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对于这个课题学生好象有着在玩一样的好兴致,如何把握好这种兴趣,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利用小游戏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游戏1说反义词:我说东你说西------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方向感加以强化。游戏2教室里找奖状。事先在教室的某二处藏好优秀定向运动员奖状。让学生讨论要找到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然后让他们尝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去找。这样一下子就让学生体会到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具备:(1)有确定的观察点(2)明确的方向(3)距离的长短。游戏3找朋友:请同学们在班上找到一个你的好朋友,然后说一说他在你的什么方位上,你在他的什么方位上。这样就让学生明确相对位置关系中主要是观察点的不同。一、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我结合例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南偏东45度、东偏北50度、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二、组织户外“找宝”活动强化学生方位感针对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方向清楚而一出教室就分为清楚东南西北。我将课堂移到了大操场,组织户外“找宝”活动。“宝藏”的设置位置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同方向(正东)而不同距离,让学生悟出要想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光说方向是不够的,还要说距离;二、等距离,而不同方位。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笼统的说成东北方向是不准确的,进而体会以说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三、等距离、同方位而不同角度。让学生体会要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还要说出方位的差别,即要用角度来表示。找到后请学生当小小老师说说自己的找宝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基本上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了。口算除法教学反思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教学主要是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的那口算及相应的估算,共安排两个例题。例1含3个小题,分别教学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的口算。例2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的内容蕴含其中,很自然地导出例1、例2要解决的四个问题。例1教学口算,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表内除法、一个因数时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经验来推到出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在教学时,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由主题引出的三个除法的三个除法试题(60÷3、600÷3、240÷3)的计算。在说例1的口算方法的时候,学生主要说了3种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百,所以除得的是2个百,要在2的后面加2个“0”(2)受上面的启发,有学生提出:看成60÷3=20,这是把600看成了60个十在除,所以得到的是20个十,在20的后面加1个0即200。我觉得这种说法也非常好,在后面学的首位不够除的时候就会用的。(3)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0×3=600,也可以算出结果。通过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做一做”的第2题,是相关联的四组口算题。当被除数扩大10倍时,商也扩大10倍,渗透函数思想,但这不需要学生掌握,能口算出答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个别学生由于粗心漏掉了商后面的0,导致做错。例2教学估算,由主题图送茄子的情境引出。教材给出两个学生的不同解答策略,使学生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由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