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考答案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B2.D3.A4.B5.C6.D7.A8.B9.(1)①海王星②木星③地球④水星⑤火星⑥天王星⑦金星⑧土星(2)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或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均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行,轨道为近圆形,且大体在同一平面上)。(3)②⑧①⑥②④⑦10.B11.A12.A13.(1)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2)金星。理由:因为金星与太阳的距离、赤道半径、质量、体积、公转周期等数据与地球最接近。(3)假如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减小,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就会减弱,地球外围的大气就会逃逸到太空中,地球上就不会有适当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也不会有适宜的温度范围,地球上也可能不会出现生命物质了。14.(1)能够使“可见宇宙”的范围扩大。(2)“大麦哲伦”在地球上对太空进行观测,中间有大气层阻隔,而“哈勃”在太空直接观测;“大麦哲伦”比“哈勃”的成像清晰度高10多倍。(3)说明人类对神秘宇宙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对科学真理执著地追求。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1)电磁(2)紫外可见光红外(3)可见光(4)可见光2.A3.B4.A5.B6.A7.C8.A9.D10.B11.(1)(2)11(3)黑子数目增多时,太阳活动处于活跃期,太阳大气层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使磁暴发生的几率增大。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1)N—S南北两极点(地心)(2)箭头略逆(3)正西(4)不偏转(5)A=B=C=DA=B>C=D2.A3.(1)地球上除了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外,其他地方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小,到极点减为零。(2)40000(3)14474.D5.B6.B7.C8.A9.(1)北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90■W90■E(3)923129231492221(4)0■180■10.C11.A12.B13.(1)略(2)自西向东(3)地球公转轨道黄道(公转轨道)(4)近日点1快14.(1)北极星(2)地球公转轨道(黄道)赤道23.5黄赤交(3)太阳直射23.5■N~23.5■S15.D16.B17.A18.C19.(1)6月22日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夜)现象或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2)远日点(3)晨6时0时或24时6时12时(4)0■66.5■正午太阳高度(5)A和E,C和D(6)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三个月后到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20.B21.(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2)③④①⑥22.B23.D24.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冬至日达到最小,此后又逐渐增大,至第二年夏至日再次达到最大。25.B26.B27.A28.C29.C30.略31.32.A33.D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1)地震波传播速度(2)横波纵波古登堡面莫霍面(3)地幔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4)地壳硅铝硅镁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5)液态或熔融状横波不能在该层物质中传播(6)相同点:都能在固体中传播。不同点:B波的传播速度比A波快;A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而B波能。2.B3.C4.D5.D6.C7.(1)A(2)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会明显加快。(3)只有上下颠簸的震感(因为纵波可通过海水传播,而横波不能)。单元练习1.C2.A3.B4.D5.A6.B7.B8.A9.B10.D11.C12.A13.D14.C15.B16.A17.C18.D19.D20.D21.C22.C23.B24.C25.B26.(1)自西向东(2)夏至(6月22)北回归(3)923全球各地昼夜等长(4)冬极夜(5)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7.(1)莫霍面古登堡面(2)地核地幔地壳(3)硅铝硅镁E(或硅镁)(4)地壳(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8.从地球本身看,由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当,自身体积、质量大小适中,所以拥有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从恒星际空间看,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稳定,并且太阳光照比较稳定;从行星际空间看,八颗行星绕太阳公转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点,所以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稳定。以上条件保证了生命的产生与演化。29.(1)15°/时0(2)>(3)23小时(4)正东正北(5)地转偏向右(东)(6)地方时相同;二分日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所处的温度带相同;季节相同等。(答出两点即可)30.(1)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2)电子通信、航天工业等方面。(3)气候变化、植物生长、人类的某些疾病、农业收成的丰歉等。(答出两点即可)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