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5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猫巷****雪凝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5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5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赤峰二中2015届高三考前压题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阅读下列表格,回答1~2题。我国某地不同年份人口统计变化表年份人口总数(万)0~14岁15~64岁性别比文盲率2000672.124.7%68.9%103.27.0%2010710.417.8%75.0%103.02.8%注:文盲人口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男女性别比指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1.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A.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B.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C.2010年人口就业压力得到缓解D.人口性别结构趋于优化2.2010年邢台市文盲人口较2000年大约减少了A.10万B.20万C.30万D.40万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3~6题。3.每年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季节是⑴3月初至5月末⑵9月初至10月末⑶6月初至9月中旬⑷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A.⑴⑵B.⑶⑷C.⑴⑶D.⑵⑷4.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A.大量冰雪融化B.泥石流爆发C.强对流天气D.强紫外线辐射5.导致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化的是A.地面沉降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海平面升降6.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A.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D.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截止2013年,世界上共有5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下图为保护区简图,据此回答7~8题。7.入选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条件是A.空气水汽充沛、持续黑夜时间长B.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城市光源C.远离城市光源、年降水量大D.持续黑夜时间长、靠近村庄聚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至日b保护区和e保护区的日出方位相似B.c保护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d保护区的时间大约为1个月C.秋分日5个保护区可以同时观测星空D.a保护区和e保护区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有20小时下图为我国第30次科考船“雪龙号”航行途中一月初南极附近海平面平均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回答9~11题。长城站乌斯怀亚984°30°W60°W90°W60°S98810121008100410009969929929.通常,“雪龙号”从长城站驶向乌斯怀亚途中多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10.据图推测,当时长城站天气可能为A.阴,偏东风B.晴,偏南风C.阴,偏北风D.晴,偏西风11.航行3日后,科考队员在乌斯怀亚(68°W、54°S)观察到日出时间为该地地方时4:00,则该日我国漠河(122°E,53°N)的昼长应接近A.16小时B.14小时C.8小时D.6小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24分)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4分)(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10分)(3)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10分)37.(22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材料二马铃薯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区。马铃薯性喜温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材料三我国很多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这些地方的经济往往欠发达,当地农民多年来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且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严重。材料四2015年1月6日,针对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提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将其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⑴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马铃薯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区位因素(8分)⑵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简述推动“马铃薯主粮化”的原因。(4分)⑶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析“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将遇到的阻碍。(6分)⑷根据材料一和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