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完的古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不完的古岘.doc

说不完的古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不完的古岘●杨孟芽古岘镇的名称本身就是一部悠长的历史。盛传古岘有“三山不显,九湾不露。南有三弓两眼井,北有一步两座庙。西有槐抱枸,东有月牙桥。西南拱门断魂桥,对腚狮子在西大庙八大景”之说。那“山不显,有威名。湾不露,景色秀。两眼井,听钟声。两座庙,有神通。槐抱枸,知人性。月牙桥,带群星。断魂桥,闻鬼声。对腚狮子石头凿,真真假假难分明”,说的是当年古岘鼎盛时期,商贸活跃,摊铺遍地,商贾云集。大户的宅院将三座山环抱起来,外人根本看不见,在大小十字路口,开门见山。古岘的名称由此而来,“十”加“口”字是“古”字,开门山见是“岘”字,多有创意。古岘这千年小镇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即墨故城和六曲山古墓群。即墨故城位于古岘镇前朱毛村一带,这“朱毛村”是因春秋时朱毛大夫在此治理一方而得名,即墨故城因城临墨水,“即”取“靠近”之意,故名即墨。即墨,战国时属齐邑,秦时置县,西汉时为胶东国的都城,“康王”刘寄在这里做胶东王,人称“康王城”。即墨故城分内城及外城。外城南北长约五公里,东西宽两公里余。现遗存城墙千余米,城基宽四十余米,高约五米。内城有金銮殿、点将台、东西仓、贮货湾、养鱼池、梳妆楼等遗迹。当时的运粮河(今小沽河),通过东南城门洞,船只可直接驶入贮货湾内,至今城墙缺口尚存。即墨故城素有“朱毛城,临淄土”之称。传说当年建城墙所有的砖瓦,都是人工从临淄递过来的。当地“二贞庙”、“洗心河”凄美的传说,反映了工程的浩大,历史上有名的“田单破燕”大摆火牛阵,更是举世闻名,街知巷闻。即墨故城是历史上不少朝代王、侯的陪都和封地,是胶东名城,这些王公贵族的墓群大多都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远的六曲山脉上,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蔚伟壮观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其中最大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坟,坟冢大于山丘,坐落山顶,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头砌成,其遗墟尚存,占地二三十亩,呈上“凸”字形,坟高四十余米。通过实地考察,当年修筑康王坟时将山顶夷为平地,棺椁深埋后再依山势堆积成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块,长约百米,宽约八十米。坟冢坐落山顶,土质坚硬,与自然山头有很大不同。一座康王坟竟大于山丘,可以想见墓室地下宝物之丰厚。民间一直有“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之说古岘“鸡鸣三市”,处在平度、即墨、莱西三市交界处。这里的先民是我国先秦时期东部沿海地区东夷族的一支,是山东半岛的土著。孕育青岛历史文明、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母亲河——大沽河,加上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富饶的物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至今农家“东厢西厢农活紧,金銮殿里种田忙”的口头禅家喻户晓,地存名见的“二贞台”诉说着平度人的爱情宣言:“除了心,我拿什么真爱你?”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我们神往,怀古激情油然而生,其悠悠故土情,殷殷乡土心激荡于胸,难以言表。这里的山灵秀,这里的水柔美。这山,极目远望,像一个个巨大的元宝,呈龙虎之势向东咆哮归于小沽河。风水宝地自然草木寰和,群山相拥,积绿叠翠,野花开得灿烂,野果来得随心,随手摘一大堆,塞进口里,那感觉直往心里窜。这沽河水,是青岛的母亲河,是大自然的慷慨给予,来得纯净,走得连绵。山两边,水周围,住着朴实的村民,没有城市的浮躁喧嚣,精心耕耘他们的每一片土地。闲暇时节,登山取山味,下河捉鱼虾,怎一个快乐了得。说不完的古岘,让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