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马,记巴马长寿乡考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走进巴马,记巴马长寿乡考察.doc

走进巴马,记巴马长寿乡考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进巴马,记巴马长寿乡考察文章转载于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HYPERLINK"http://www.lzlf.org"www.lzlf.org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中国南方一片大石山区,联合国官员曾被那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贫困所震惊,将大石山区形容为"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曾经以自然条件恶劣、贫困惊人、缺医少药而著称的地方,却隐藏着中国最高的百岁长寿率,这就是现在蜚声中外的广西长寿村——巴马。巴马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巴马也是“中国香猪之乡”。2005年,巴马香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史料记载,清朝以前,巴马盘阳河北岸隶属水定土司管辖,清朝嘉庆皇帝闻永定土司境内有位瑶族老人高寿142岁,于嘉庆十五年庚午嘉平月(1810年12月)为这位名叫蓝祥的瑶族寿星赐诗一首以祝寿,诗曰:星孤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百岁春秋卅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才聃。花甲再周衍无极,长生宝录丽琅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马,了解巴马的神秘刚入广西河池的巴马地界,我就发现了它,一条妩媚、清纯、碧绿、迷人的江,全长145公里,它成就了那么多奇妙的洞穴,培育了满谷的竹木,滋润了遍地稼禾,更神奇的是它养育了那么多的百岁老寿星,使巴马成了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长寿之星最多的一处。在1959年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巴马的15万人口中,90岁以上的有96人,其中有28位是百岁老人。而1994年的一次百岁以上人口率(长寿率)的调查结果,别的地方是35人/10万,而在长寿人群密集的盘阳江两岸,百岁老人多达80~100人/10万。阳光是巴马人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盘阳江河谷地带日照充足,而且80%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远红外线,能够改变微循环,提高免疫力。据调查研究发现,巴马人长寿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巴马地区空气质量非常好。据监测,一般城市里每立方米空气中HYPERLINK"http://www.lzlf.org"负氧离子含量仅100—300,而在巴马长寿村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可达3万—5万每立方米。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低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少文献中已经指出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作为空气质量高低的标准。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风景区将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作为宣传本地环境宜人的“卖点”。以巴马长寿村的百魔洞为例,巴马县近年来也在宣传其旅游价值。魔洞即是巴马县宣传的一个诉求点。百魔洞位于巴马县城以东约30公里处得甲篆乡坡月村,洞内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60000个,不少外地人来到百魔洞口坐着“吸氧”,有的人在吸了几个月后,甚至治好了多年不愈的顽疾,百魔洞因此名声在外。水是生命之源,人要长寿离不开水。巴马的水是弱碱性,无有毒有害致癌物质,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当地人说,这里山间的流水,可装来随意饮用,对人体只会有益。巴马的长寿老人个个终身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在于运动,劳动是长寿的奥秘。比如我采访的那位104岁的黄妈干,虽不能下地劳作,但仍然天天织布,干家务。当地人的一日三餐都很简单。他们的饮食以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高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有一位百岁老人,他的一日三餐中,早上是玉米粥,中午是玉米饼,晚上是玉米糕。当然不是绝对化,但这足以说明玉米是他们的主食。再就是心态,心态的好坏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与巴马人接触后,你会慢慢发现,他们一般都是心境平和,宽厚仁爱,善良大度,乐观开朗。为什么在一个仅有25万人口的小县里,生活着81位百岁老人,与他们健康自然的心态不无关系。巴马的山美、水美、洞美、石美、太阳美、月亮美,但在我看来,那81位百岁老人最美。他们才是巴马的骄傲。(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