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一(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嘉兴一中余文伟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基本史实;通过对20世纪60、70年代国内外背景知识的查阅分析,理解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以及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件的重大意义;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著作,进一步提高查阅史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教师提供的相关历史著作(也可以是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并进行摘录和讨论;按自愿的原则,把一部分学生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美国总统智囊团”两小组(每小组6—8人,并分别确定一个“会议主持人”和一个“新闻发言人”),然后进行课前合作学习。(2)课内第一环节采用两幕情境教学。第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毛泽东主席的提议即“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必要性(各“政治局委员”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同时鼓励有不同意见者),并形成文件(包括理由和决议)向其他同学宣读;第二幕:美国总统智囊团会议,讨论尼克松总统的建议“接受中国邀请,批准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必要性(各“智囊”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同时鼓励有不同意见者),并形成文件(包括理由和决议)向其他同学宣读。然后教师介绍当时中国和美国政府的实际决定:“发出邀请”与“接受邀请”。教师介绍“小球推动大球”产生的连锁反应: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和中美正式建交。第二环节采用问题链讨论: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什么事件?(中美关系走向缓和)②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此处联系教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内容)③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够走向缓和?(对情境教学中会议决议的理由进行概括提炼,并引出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实力。)第三环节为联系现实思考讨论:假如你是目前中国(日本)的主要领导人,你将采取怎样的对日(华)政策?为什么?第四环节:教师利用知识结构进行小结,并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第五环节:教师布置课外作业。(3)课后请有兴趣的同学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主题是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对外政策或外交关系的研究,并且把其中较好的小论文在班级里进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和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对影响国际关系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加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信念。第二部分: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从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看,由于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外交事件有过介绍,并且在课后设有“中美关系改善”的专题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几件大事(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等)相对熟悉。但如果要对这些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研讨。从历史学习角度看,高一新生一方面仍然对比较熟悉的、容易理解的知识表现出兴趣,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解决一些需要深刻思考的能力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知识角度看,由于缺少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和美国、苏联国内外状况的背景知识,因而大多数学生难以深刻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意义,也难以全面理解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解冻的原因;从能力角度看,高一年级的大多数学生相对缺乏迅速、有效地查阅所需史料,并对相关史料进行解读的能力。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采取的学习策略包括:材料研习、体验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第三部分: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求为:“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于本课的学习要求为:“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说明:“本课的关键词是‘突破’,学习时要抓住这一关键词,掌握学习要求。”由此可见,无论是《标准》还是《指导意见》都是围绕“突破”来展开三个维度的要求,即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