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读、集体交流,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与快乐,既而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部分语言。2.采用学生个体自读与师生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具】写有生字词语的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展示槐树、槐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学生用《新华字典》【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发谈话,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里出现过不少的花,有绒球花和太阳花,有蒲公英花,那么你们见过槐树的花吗?它是可爱的还是美丽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一群槐乡的孩子去看看那神秘的槐花好不好?生:好啊。2、解读课题(1)[板书课题]读准字音,重点出示生字“槐”,读好课题。(2)从课题中了解到什么?(解读“槐乡”;初知课文主人公是槐乡的孩子)(3)借助图片让学生捕捉信息,了解“槐花”(槐树开花季节、槐花大小、槐花清香、槐花的用处等。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药。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时针对本班孩子实际,因为大多数孩子没有见过槐花,要用比较形象而简单的语言进行介绍。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1、师出示自读要求:(1)轻声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字典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长句和一下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利用小黑板出示字词,师在学生自读后重点强调一些易读错的读音和字形。如:读音方面的bāorǎndāsāi花苞染料耷拉塞着mìlǚchuīdàng觅食缕缕炊烟飘荡而词语释义方面有:结成了伴、知了、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缕缕炊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较为形象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以方便理解课文。(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建议,引导学生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结合起来说。2、师归纳:课文讲了槐乡的孩子们在八月里的一天上山采摘槐米的事。[板书:采摘槐米]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1、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1)哪些语段向我们介绍了槐乡孩子一天的生活?(第三、四自然段)2)具体写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经过的又是哪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3)默读具体写槐乡孩子一天生活的语段(第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阅读感受。4)交流阅读感受:如槐乡的孩子真勤劳啊!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再有你们喜欢槐乡的孩子们吗?说一说槐乡的孩子可爱之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概括信息点。(勤劳、懂事、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以苦为乐;而他们的可爱是表现在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学费,不向爸妈伸手要钱等)过渡:刚才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在文章中感受到了槐乡的孩子热爱劳动这一点,还有同学说槐乡的孩子劳动着也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具体描写采摘经过的第3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那一份快乐。5、重点讲述槐乡孩子们快乐劳动场面(第3自然段)。(1)用波浪线划出具体描写采摘槐米的句子(4—6句)(2)交流中建议学生读出快乐,教师通过课堂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动词、比喻句、文句的节奏感等)、指导朗读(3)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男女生分句合作读,师生分句合作读,引读等)朗读句子,积累语言。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4)小结:瞧,我们从男孩女孩合作采摘这个片断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随机板书:合作采摘)过渡:合作采摘是快乐的,这一段前几句话和后几句话又在写什么呢?你又是从哪儿感受到他们的勤劳与快乐呢?(5)师归纳:早起出发(1—3句)满载而归(第7句)在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随机小结:劳动的时间很长,但劳动的成果可喜,孩子们心情快乐。6、以段带段,回环朗读师:槐乡的孩子们早起出发,来到山上合作采摘槐米,每当炊烟四起满载而归。当月落柳梢时,劳累了一天他们才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他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第二天,假若是晴天,天气依然炎热。鸡热得——狗热得——蝉热得——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男孩——女孩——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又是——月落柳梢——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师:每年的八月,每年八月里的晴天,槐乡的孩子都是忙碌的,但也是快乐的,因为勤劳的他们不想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他们有劳动相伴,有快乐相随,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槐树,难怪课文一开头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四、回顾全文,赏读品味,总结提升。1、划出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