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doc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形成和运用的过程。是否掌握数学语言是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必须从小学低年级起就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教师示范,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也学会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如“树上还剩5个桃,已经采了23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怎样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教师可以边板书题目边用数学语言分析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利用形象的肢体语言为学生提供思维模式:“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两只手分别表示“已采和“还剩”做合起来之状)。教师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的,可由教师做示范,学生再学着表达。(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欲望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教师就要提供启发其思考价值的材料。1、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问题要新,要奇,难度适中,问在学生的疑问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解简易方程》中,教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得出算式X+3=9,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3-3=9-3,这时教师适时提问:“减去任意一个数都能使等式不变,为什么偏偏是减3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小手如云。2、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愿说。教师要经常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通过各种策略,促使学生愿说话,敢说话。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数学语言,熟练数学语言,愿意并且敢于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某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里的小兔要盖新房子了,小猪们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希望把它的房子盖得又坚固又漂亮。出示情景图后提问:你们瞧他们做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来告诉大家好吗?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同时学生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多种互动形式。说的内容可包括:说图意,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公式的由来,说操作过程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3、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说得丰富。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闹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内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内化。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片创造出1/2,1/4,并用彩笔涂出1/2,1/4,然后比较1/2和1/4的大小,当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1/2,1/4,说说自己是怎么比较出来的,教师从学生不同的表达中,互相争辩说理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思维非常到位。又如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时,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计算的顺序呢?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来表示过程。原来有5只小鸡,让学生伸出5个手指头,第一次跑来了3只小鸡,让学生伸出3个手指头,又跑来1只小鸡,再伸出1个手指头。然后让学生一边伸小手,一边说过程等。这个动手的过程,让一年级的小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了先算5+3=8,再算8+1=9这个计算顺序,又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不仅加深了对计算的顺序和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创造机会,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