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般来说,一些国家(guójiā)的经验表明,物价上涨率应控制在5%以下,以2%—3%为宜。(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反映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是通过失业率高低来体现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把充分就业目标定位于失业率不超过4%为宜。(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以剔除价格上涨因素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作为衡量指标。对这一目标不能用量化的统一标准去衡量,只能根据本国的经济实际与本国的以往某一时期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为依据,合理确定本国的经济增长幅度。(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基本持平。因为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zhuàngkuàng)区别较大,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和处于经济调整阶段的国家,其国际收支状况(zhuàngkuàng)各不相同,所以应根据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并选择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2)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可能是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或通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2)稳定物价与经济(jīngjì)增长的矛盾可能会出现经济(jīngjì)增长缓慢的物价稳定或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经济(jīngjì)繁荣。(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可能会出现本国通货膨胀(别国相对物价稳定)下的国际收支逆差或本国物价稳定(别国相对通货膨胀)下的国际收支顺差。(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在正常的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此时,如果出口贸易不能与进口贸易同步增加,则会使贸易收支发生大量的逆差。10.1.2货币政策的中介(zhōngjiè)目标1)基础货币以基础货币作为中介目标的特点是:这项指标对中央银行来说极易监测、控制和操作,即可控性和可测性极强,但它是通过(tōngguò)作用于货币供给总量再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因此其相关性较弱。2)利率(1)短期利率短期利率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2)长期利率长期利率一般指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长期利率对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mùbiāo)来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可测性,短期利率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但无论是长期利率,还是短期利率,其升降往往易受一些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使其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搅在一起,无法真实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是否奏效,因此,要注意与其他中介目标(mùbiāo)结合观测。3)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是各国最为普遍的一种选择,因为它是较为理想的中间性指标。但是,因货币供应量本身包含的范围或统计口径比较复杂,加上当代(dāngdài)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内容不断变化,在计算货币供应量时界定较难,计量难度较大。4)超额准备金以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目标,对商业银行(shānɡyèyínxínɡ)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同时对中央银行来说也极易观测和判断,但是该项指标不易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其可控性稍弱。10.1.3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1)再贴现率再贴现率作为一种(yīzhǒnɡ)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以再贴现形式发放货款的利率来影响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从而控制和决定市场货币供应量和整体利率水平的做法。(2)法定存款(cúnkuǎn)准备率法定存款(cúnkuǎn)准备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cúnkuǎn)准备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间接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做法。(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从而使基础货币发生增减变化,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做法。2)选择性的政策工具(gōngjù)(1)间接信用控制工具(gōngjù)这类工具(gōngjù)的特点是作用过程是间接的,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或资产组合的调整才能实现。具体有以下几种:①消费者信用控制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⑤预缴进口保证金(2)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又称行政性控制工具,是中央银行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业务的一种做法,具体有以下几种:①利率限额②信用配额(pèié)③道义劝告10.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10.2.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传导机制的原理如图2所示。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开始,作用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再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用于企业、个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再影响(yǐngxiǎng)到市场,即产出、就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