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pdf

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瞽畸甲悃臼丑正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袱一触一一2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介绍秦海鸿王慧贞严仰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210016)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摘要:文中给出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影响系统电能传输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原副边进行了补偿设计,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和减小供电电源的电压电流定额。并对系统稳定性和可控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给出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叙词: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松耦合系统设计接触式电能传输通过插头一插座等电连接器实现电能传输,在电能传输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品质、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一传统电能传输方法所固有的缺陷已经使得众多应用场合不能接受接触式电能传输,迫切需要新颖的电能传输方法⋯。在矿井、石油钻采等场合,采用接触式电能传输,因接触摩擦产生的微小电火花.就很可能引起爆炸,造成重大事故“1。在水下场合,接触式电能传输存在电击的潜在危险”1。在给移动设备供电时,一般采用滑动接触供电方式,这种方式在使用上存在诸如滑动磨损、接触火花、碳积和不安全裸露导体等缺陷“。1。在给气密仪器设备内部供电时,接触式电能传输需要采用特别的连接器设计,成本高且难以确保设备的气密性”J。为了解决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不能被众多应用场合接受的电能传输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颖的电能传输方法。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应运而生,成为当前电能传输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文中首先给出了这种新颖电能传输方法的基本原理,明析了影响系统电能传输的关键因素。接着围绕着提高系统电能传输效率和减小供电电源的电压电流定额的要求,针对不同应用场合,对原副边进行了相应的补偿设计。并对系统稳定性和可控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给出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由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原边电路与副边电路之问有一段空隙,通过磁场耦合相联系。原边电路把电能转换为磁场发射,经过这段气隙后副边电路通过接受装置,匝链磁力线,接受磁场能量.并通过相应的能量调节装置,变换为应用场合负载可以直接使用的电能形式,从而实现了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文中负载用电阻表示以简化分析。)磁耦合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基本形式如图2(a)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分别绕在分离的铁芯上;(b)原边采用空芯绕组,副边绕组绕在铁芯上;(C)原边采用长电缆,副边绕组绕在铁芯上。国1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典型结构图2几种基本的磁耦合装置在该非接触式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原副边电路之间较大气隙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原副边无电接触,弥补了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的固有缺陷。但另一方面较大气隙的存在使得系统构成的磁耦台关系属于松耦合(由此这种新颖电能传输技术通常也称为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技术,记为LCI]:q'),漏磁与激磁相当,甚至比激磁高,限制了电能传输的大小和传输效率。为此通常需要在原副边采用补偿网络来提升电能传输大小和传输效率,同时减小电源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应力。而且在该系统的分析中,因磁耦合装置为松耦合,通常用于电源领域磁性元件分析的变压器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采用耦台电感模型分析该系统中的电磁关系,同时考虑漏感和磁化电感对系统工作的影响。图3给出磁耦台装置采用耦合电感模型的系统等效电路图。原副边磁耦合装置的互感记为M。设原边用于磁场发射酌高频载流线圈通过角频率为m,电流有效值为IP的交流电。根据耦舍关系,副边电路接受线圈中将会感应出电压k=jWMlp(1)1·704·输久负载电网I。hh,_一一is乎晒国负载一习II圈nP。:掣到回一到耻丽惹巧可盟小Z,:华lsc=皆=芒L,pz。=R+地+嘉yB=击+壶+以3系统补偿留眦。一。‘p岛的值就基本固定了。能够作调整的是乘积量(越仉)。从工3.1副边补偿㈣3.2原边补偿第十五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论文集R‰砰+(止.)2相应的,诺顿等效电路短路电流为若副边线圈的品质因数为Q。,则在以上参数下,副边线圈能够获得的最大功率为从(3)可以看出,提高电能传输大小可以通过增大甜、,P、M和O。或/和减小岛。但受应用场合机械安装和成本限制,IEWI"系统中,M值一般较小,而且一旦磁耦合装置设计完成后,M和程设计角度考虑,在参数选择设计中,Q.一般不会超过10,否则系统工作状态将对负载变化、元件参数变化和频率变化非常敏感,系统很难稳定。由此对传输电能大小调节余度最大的是乘积“:。从该关系式可见频率与发射电流的关系:提高频率甜,可以减小原边电流J,,反之亦然。在传输相等电能及其它相关量不变情况下,采用高频的LCIPT系统与采用低频的LcIvr系统相比,所需的发射电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