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徽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杭徽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杭徽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杭徽高速公路临安汪家埠至昌化段第六合同段施工合同。2、杭徽高速公路临安汪家埠至昌化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六合同段(K68+400~)第一册~第七册。3、施工现场工地调查。4、国家、地方政府及有关行业现行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规则、标准及有关要求。二、工程概况(一)、概述本工程为杭徽高速公路临安汪家埠至昌化段第六合同段,里程为K68+400~,主要有一级公路封闭改造3座互通(于潜互通、太阳互通、昌化互通)及二级恢复线等工程。该工程位于浙西北部的天目山区,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9°56′至30°56′,东径118°51′至119°52′,行政区划属杭州临安市,线路经过临安市于潜镇、太阳镇、昌化镇等村镇。於潜互通:主线里程为K69+200~K69+940,长720m,A匝道长,B匝道长,C匝道长,D匝道长100m,E匝道长,F匝道长。主要工程有:大中小桥2座,其设置详见表于潜互通区大中小桥设置一览表;路基挖方8756.0m3,路基填方46971.0m3。太阳互通:主线里程为K77+820~K78+480,长660m,A匝道长,B匝道长,C匝道长,D匝道长,E匝道长。主要工程有:大中小桥3座,其设置详见表太阳互通区大中小桥设置一览表;路基挖方4353.0m3,路基填方71464.0m3。昌化互通:主线里程为K86+050~K87+050,长1000m,A匝道长,B匝道长,C匝道长,D匝道长463.012m。主要工程有:大中小桥6座,其设置详见表昌化互通区大中小桥设置一览表;路基挖方18279.0m3,路基填方76918.0m3。二级恢复线:我标段共分五段,总长,路基挖方429636.0m3,路基填方93226.0m3,大桥1座,中小桥计4座,涵洞11道。其它构筑物:我标段共设分离立交3座,天桥6座,人行天桥1座。表于潜互通区大中小桥设置一览表中心里程桥宽(m)孔数及孔径(孔-m)交角(°)桥梁全长(m)结构类型备注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墩及基础台及基础变宽8+16+8105°预应力砼空心板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左幅拼宽CK0+1248+16+890°预应力砼空心板肋板台,嵌岩桩表太阳互通区大中小桥设置一览表中心里程桥宽(m)孔数及孔径(孔-m)交角(°)桥梁全长(m)结构类型备注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墩及基础台及基础K78+3×10105°普通钢筋砼空心板实体墩,嵌岩桩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左幅拼宽4×2090°84预应力砼空心板柱式墩,嵌岩桩肋板台,嵌岩桩EK0+1963×1090°普通钢筋砼空心板实体墩,嵌岩桩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表昌化互通区大中小桥设置一览表中心里程桥宽(m)孔数及孔径(孔-m)交角(°)桥梁全长(m)结构类型备注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墩及基础台及基础1×1093°10箱形整体式基础箱式小桥(暗)1×1080°10箱形整体式基础箱式小桥(暗)AK0+28914×1690°现浇箱梁柱式墩,嵌岩桩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BK0+7081×16110°预应力砼空心板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CK0+2001×16110°预应力砼空心板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DK0+2026×1690°现浇箱梁重力式U形台,扩大基础(二)、沿线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地处天目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沿线处于低山丘陵地貌、河谷山麓地貌、山间河谷地貌三种。沿线村庄密集。2、地质情况(1)、地层岩性沿线地层主要有第四系覆盖层,侏罗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及燕山期花岗岩体,由新至老分述如下:A、第四系覆盖层a、第四系冲、洪积(Q4al+pl):主要由亚粘土、含砾亚粘土、卵石、含角砾(砾石)亚粘土、含亚粘土角砾(碎石)、碎石土等组成。主要分布于山间冲积平原区和山间冲沟。b、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主要岩性为含角砾(碎石)亚粘土,含苞欲放亚粘土角砾(碎石),广泛分布于基岩区表部,厚一般~10m。B、前第四系地层a、侏罗系上统(J3):主要岩性为流纹岩、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等,局部夹凝灰质砂页岩,主要分布于汪家埠~青山、柳山隧道、玲珑~横塘岭一带。大部分属硬质岩。b、侏罗纪中下统(J1-2):主要分布于玲珑~横塘岭一带。岩性为紫红色砂岩、页岩、砾岩互层,间夹少量杂色页岩,一般为软质岩,力学强度较低。c、奥陶系上统堰口组(Q3yn):主要分布于昌化互通一带,岩性为青灰色细砂岩,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较细密坚硬。力学性质较好。d、奥陶系上统于潜组(Q3y):主要分布于方泉~昌化一带。主要岩性为青灰~灰色粉砂岩、粉砂细砂岩、粉砂质泥岩。薄~中层状构造,地层倾向一般为北北西向,倾角一般40°~60°。抗风化能力较弱。一般为软质岩。e、奥陶系上统黄泥岗组(Q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