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报告镇江小学徐晓飞一、对试题的认识本次检测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各年级试卷命题都有共同的特点:1.出题的形式:改变了以往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我会选、我会辨、我会选、我回答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尤其是第四大题共贴近生活。通过这些多样的形式突出了这门学科的社会意义,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2.结构方面:题目所占比例和格式搭配合理,难易适度,题量适中,层次性较好。3.内容丰富,贴近教材,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通过生活事件去反映所学知识。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运用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本次试卷有助于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基础,更要注重提升能力,还要更多的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试卷的导向性很好。二、考试成绩概况从本班的成绩来看,不乏高分的学生,但是也有成绩太低的,本次试卷共50分,最高分47分,本班级参评人数为20人,不及格有三人,及格率达到80、9%。优秀率为10%。从成绩上看,比较理想。三、各大题的得分情况从各题得分情况来看,贴近课本的知识或答案比较固定的这些题得分率比较高,运用课本知识指导生活方面的内容就失分严重。第一大题为我会填。15分的题,共答满分没有,扣分大约在3----6分之间,主要的原因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有混淆的现象。第二大题为我会辨,这道题很简单,答满分的比较多,为80%,其丢分的主要的原因为不认真读题,答后也不认真检查。第三大题为我会选这道题共10分题,丢分率比较低,丢分最多的是第五小题,主要原因复习的时候没有复习到,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不强所以答不上来。第四大题最后一题:我会答,学生普遍没有读懂题意,大部分都画出了线路图,而不是写出如何画线路图,所以丢分的比较多。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的落实不够好,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有一个客观的原因,学生认为这是副课,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所以上课的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连书也不拿,造成老师上课的管理难度较大,当堂的内容不能当堂记住,效率不高,临到考试才开始背、记,很被动。但是作为科任老师,不能因为客观原因就消极被动,要积极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平时的课堂管理抓起,保证上课的效果。2.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乱写一通。阅读能力较差,对于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弄清楚就急于动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考试的结果没有责任心,无所谓的态度。3.课内外知识的衔接不够好,对学生课外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欠缺。这方面是教学的缺失,值得思考。这些能力是平时点滴的积累,不是通过几天背就能达到的水平,所以还是平时教学的工夫,还是从日常课堂下力气,把应该达到的训练任务完成好。4.部分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这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系,不只是这门学科需要注意,值得所有学科教师引起高度重视。这就是各科都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各科教师都应该肩负的责任。不能因为各科都应该负责,我们就可以不负责,我们要尽到我们这个学科教师的责任。五、今后努力地方向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要经常反思课堂教学,反思如何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对这门学科重视起来,首先老师要高度重视面临的问题,尽力扭转学生不正确的认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精心研究落实方法,勤于钻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品社学科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和学习效果的检查,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该让学生背的还是要背,重点是抓落实,抓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关键是平时的每节课都不能疏忽,要做到节节清,保证每课的教学质量。3..继续关注学困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即便是出错也不要责怪,相应的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行”并且在不断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会倍增,效率也会有所提高。4.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要从平时抓起,从每天的作业抓起,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效果。5.加强审题训练,提高能力。在平时要把训练的机会让给学生,多锻炼,多分析,训练在平时。六、对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提出的教学建议:(一)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以上两点是针对学生知识面窄,平时需要做的一些努力。)(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倡自主学习。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