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随着骑马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对坝上老乡家的“农民鞍”意见越来越大。磨腿、硌屁股还都算小事儿,时不常还发生肚带甚至缰绳的断裂问题,导致骑手坠马受伤,这可就严重了。客观地说,老乡家日益老化糟朽的破鞍子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了。很多朋友出于安全、舒适等因素的考虑(还有美观和时尚),已经或准备购买自己的鞍具。很多马具商店也因此生意日渐红火。走入京城任何一家马具店,你马上就会被玲琅满目的装备闪花了眼,面对几种不同种类的马鞍更是让很多朋友挠头——美国西部鞍、英式综合鞍、军鞍/游客鞍,澳鞍甚至蒙古鞍。。。。。。到底哪个好?该选哪个呢?下面,我结合自己这几年来骑马的感受和从前辈、朋友处学习的知识,尝试着和大家聊聊马鞍的那些事儿。首先让我们先说说目前占主流的英式综合鞍和美国西部鞍。大家第一个直观的感觉是:西部鞍大而沉;综合鞍小而轻。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是因为目的和骑法不同。英式骑术,主要以休闲、运动、表演为目的,讲究的是骑手双手持缰,通过马缰与马保持直接的联系,并通过骑座和腿扶助来控制马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在英式骑术中的速度赛也好、场地障碍也好、盛装舞步也好,都不需要考虑长时间骑乘的问题,而且场地都是事先设计、修缮好的标准比赛用地,没有复杂地貌和突发情况。所以,其鞍具的设计要素中对于舒适、安全、紧急突发情况的需求要低于或说让位于简单、轻便、灵巧等要素。西部鞍的前身为西班牙鞍,是殖民时期由欧洲传入美洲的墨西哥。进而毗邻墨西哥的北美南部各州牛仔都开始学习、效仿西班牙鞍。当“美洲”(其实此时还不存在法理意义上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牛仔们发现西班牙鞍在自己的放马、牧牛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时,便开始自己动手根据自身需求改良西班牙鞍。经过几百年的精益求精,形成了现在的——美国西部鞍。对于西部鞍的骑乘来说,很少或根本不用通过骑座来控马,骑手单手持缰,另一手自然下垂或放腿上,通过体重和大勒来给马指令足矣。西部鞍在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1、长时间、长距离骑乘时,骑手的舒适性2、复杂地貌和紧急突发情况时,骑手的安全性3、野外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时,马鞍自身的坚固耐用性其实,就算我们现在俗称的“美国西部鞍”也还只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如果再要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1、绕桶鞍(BarrelRacingSaddle)、2、套牛鞍(RopingSaddle)、3、截牛鞍(CuttingSaddle)、4、驾驭鞍(ReiningSaddle)、5、展示鞍(ShowSaddle)、6、牧场鞍(RanchSaddle)、7、长途鞍(TrailSaddle)、8、全能鞍(All-aroundSaddle)、9、奖品鞍(TrophySaddle)。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西部鞍的分类还是特别丰富的。西部鞍的主要设计结构包括:1、桩头:挂缰或套住牛后拴套牛绳的地方,紧急情况(侧闪、旋转、跃起)时也可以用手抓扶。2、前鞍桥:设计粗大,两头磨圆,便于用大腿挟持。可有效阻挡身体前倾和左右摇摆。在马匹急停、急闪、下山时有效保护骑手。3、鞍座:按人体臀部生理结构特点科学设计,座面宽大,凹凸合理,材质柔软。可均匀分散人体的重量,从而保证骑手乘坐即舒适又稳定。尤其适合体形高身体胖的骑手。4、后鞍桥:与鞍座无缝连接,过度平滑无痕;后桥起扬角度高,两端伸展大。可有效地阻挡身体后移。在马匹急加速、浪大、浪猛、下山等情况下有效保护骑手。对于骑马初学者,最偷懒的办法就是把屁股顶在西部鞍的后桥上,后桥可把马后肢的“浪”,均匀柔和地传递给骑手的后腰,带动你作出动作。那个省劲儿,那个舒服,只有体验后才能恍然。。。5、裙摆:设计宽大,可更大幅度地覆盖在马背上,从而将骑手的体重更合理地均匀分配给马,以期节省马力、避免马背受伤。要牢记:爱护马、保护马,是骑手自我保护、安全地长途骑乘的第一要务!6、肚带:中间宽大柔软、两端坚固耐用。一方面和马肚子直接接触的地方可以更好地分散力量,保护马肚皮不会磨伤;另一方面肚带两端和马鞍的连接处设计制作的异常结实牢靠,目的就是尽量避免“转鞍”或“断带”等可能直接导致坠马的情况发生。我们长骑马的都知道这句话:“饶马不饶肚!”意思就是可以爱惜马力,少骑或少跑一会,但是马肚带必须尽最大可能系紧拴牢!否则必然是血的教训!而西部鞍在“马肚皮的保护”和“马鞍的牢固度上”的设计上都考虑得非常到位。7、蹬片:按人体双腿自然下垂路线合理设计,即能有效隔离蹬带和人腿从而避免摩擦,又没有多余的部分,减少了不必要的皮革浪费。8、脚蹬:西部鞍的脚凳上窄下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骑手既能脚蹬舒服地踩镫,同时又不会把脚全部深入马镫导致“挂镫”的危险。脚凳和蹬片连接的一体式设计,省去了两侧的镫带。即避免了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极大地提高了人和马的舒适性。这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