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民心路解百姓难进入大庄村境内,便可看见一条砂石路环绕在大山之间,在夕阳的映射下犹如一条飘逸的玉带。这就是今年县财政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路,当地百姓称之为“民心路”大庄村是一个纯山区村,313户群众居住在方圆18平方公里的大山里,由于地处偏僻,通往县、乡只有一条宽度不足3米的山路。每当雨雪天,山路泥泞不堪,“雨天不出门”是大庄村村民祖祖辈辈的“口头禅”,因为雨天路滑难行,坡陡处更是危险异常,行人滑落沟底的伤亡事故频频发生。走出去、嫁出去是大庄村每一个年轻小伙子、姑娘们最大的心愿。落后的交通,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每当农闲时,大庄的村民都会自觉组织起来修路,把路修通是1359口大庄人共同的梦想。县财政局奖补办收到武沟乡反映的大庄村行路难的情况后,多次和县交通局、乡政府工作组一起实地查看、勘测规划,提出以一事一议群众筹劳折资财政奖补的方式立项修路。开工那天,大庄村村民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村民代表意外的宣读了一份“保证书”,保证他们会早出晚归和工程队一起把路修好。路通了,致富的梦就近了。以前,种地全靠“二牛抬杠”,收割全靠“人担畜驮”。现在,村民们购置回了2台覆膜机、3台旋耕机、十几辆三轮车,小山村实现了机械化。更让村民兴奋的是,路通后大型机械可以进到山里来,1650亩山地实施了“土地流域治理项目”,坡地变成了梯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得到了有效推广,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200多亩。村民惠宏效办起了养殖厂。他激动地说:“在家搞规模养殖是我多年的心愿,以前没路走,想建个羊棚连砖都拉不回来。现在好了,卡车都能到家门口”。像惠宏效一样的村民还有好多,他们有的跑起了运输,有的搞起了规模种植。一条路,就像一针兴奋剂,盘活了大庄村的经济。路通了,幸福的滋味更浓了。以前,老人们最头疼的是给儿子取不来媳妇,因为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到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更没有哪个女孩愿意在这里生活一辈子,40多岁打光棍的人屡见不鲜。个别愿意嫁到这里的姑娘礼金都是高的惊人,武沟的“天价婚”礼金13万,就是出自这里。由于贫穷,好多人都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有些人经不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一去不复返,再回来时,带回来的不是钱,而是给媳妇的一纸离婚协议书。如今,路通了,大庄村耕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大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人们看到了希望,嫁到这里的姑娘多了,外出务工的大庄人回家创业的也多了。就在最近,一个在外务工多年闹离婚的小两口回家做起了生意。一条路,就像一个魔术棒,让一个封闭落后的山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武沟乡人民政府杨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