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回声》教学反思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刘宇红《回声》一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实践课。本课我设计欣赏三首表现回声的歌曲《亲爱的回声》《回声》《翠谷双回声》,其中无伴奏合唱《回声》为教材内容,其他两首为补充内容。这节课我主要是以欣赏“回声”为主线,以感受“回声”为主题,以表现“回声”为主要手段,形成“听回声——唱回声——演奏回声——创作回声”四个版块,唤起学生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这种人类音乐精髓的情感共鸣,使其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感受音乐要素所传达的信息,从而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与音乐的共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体验“回声”效果并能运用各种音响和力度的变化制造“回声”,同时学习音的强弱记号fppp,了解无伴奏合唱相关知识。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四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转变思想,开始善于观察,喜欢分析问题,因此在课堂中,要善于创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被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的音乐实践之中。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踏青的情境,引出“回声”,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回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感受课程主题,使学生在后面的“回声游戏”中更好的“感受回声——表现回声——创造回声”。二、明确地位,引导自主学习整节课我改变过去音乐课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通过对学过的知识运动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学中“什么是无伴奏合唱?”,“以回声为主题的歌曲创作有什么特点?”这些有深度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主感知教材中去理解和认知的。讲解中我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带着问题欣赏,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机会和时间。例如:欣赏《回声》之前我就提出两个问题“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指向性强,将学生的思考一下子带入进去,自然的自觉地自主的感知了本课的主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了想象与创造,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与发扬。在音乐上我觉得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在上欣赏课的同时学生也能积极的理解音乐的内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也更强了,在对于音乐知识的认知,音乐元素的运用比前几年也更加了解,音乐的欣赏课也提高了一个层次。三、鼓励创造,注重音乐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音乐创造”。在这节课中,我十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在游戏中生生合作的打击乐器模仿回声,体现了学生即兴创编节奏的能力。在学会歌曲后学生再创作歌曲的回声,乃至创作《大王叫我来巡山》,都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学生自由即兴的创编,不仅活跃了课堂,更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课程最后创编环节中我放手还不够,歌曲中“回声”部分在课件中用红色标记出来,其实大可不必,孩子们的自我创造意识很强,能力也足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的鼓励他们的创作和音乐实践。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感受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将作为一个永恒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在这条路上我将努力前行,让每个孩子喜欢上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