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厨艺大赛策划书精品多篇前言:厨艺大赛策划书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厨艺大赛活动方案篇一活动主题及目的:本次活动主题是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劳动才能创造一切,勤劳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丰硕的收获。固定项目:1、背诵关于“勤劳”的名言。2、开展一次有关“勤劳”的主题班会。3、学做一道拿手菜。4、绘制环保宣传卡活动流程:周四在家中自己动手做一道拿手菜——在学校集中——徒步儿童公园——开幕式——调查周边环境——晒厨艺——野餐——步行回校8:30在校集中,强调活动纪律,宣布活动流程。8:30—9:00徒步至宜昌市儿童公园。9:00—9:20清点人数,活动开幕式。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2、老师解读本次主题活动的主题勤劳。3、全体女生宣誓9:20—10:30分组进行环境调查。10:30—11:30晒厨艺,谈体会。1、分小组评比自己做的菜。2、每班评出一个小巧手谈体会。3、老师总结本次活动。11:30—12:00休息,吃午餐。12:00—13:00返回学校,活动结束。厨艺大赛活动方案篇二一、学情分析xx镇工业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较高,因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较高;学生由于见多识广,因而对学校的课程安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占了较大比例,他们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基本不做家务;有些家庭母亲在家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学生在家也很少参与家务。由于没有生活实践与体验,出现诸如煮熟的鸡蛋不知剥皮吃;管麦子叫韭菜;不会洗衣做饭;不会待人接物等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校成立了“厨艺社团”,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会生活、会欣赏和美化生活的能力;2、饮食文化、礼仪介绍,美食欣赏和制作;三、课时、教学形式和地点:每周星期五下午二、三两节课,第一节课以观看视频为主,第二节课以现场烹饪为主。活动地点:教室。四、教学内容:本学期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来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通过教学一些家常菜来培养学生基本的烹饪技能。五、学生评价方式:每节课考勤,对学生作品采取师生品评,期末组织厨艺展示,综合而定。六、课程拓展和成果展示:1、邀请部分家长和老师走进课堂;2、学期末组织一次烹饪展示活动;七、要点说明:厨艺社团是课程整合的特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为主,因而老师应以鼓励和赞许的态度为主,应更多的给与学生肯定和赞美,培养兴趣和自我成功感,使其能拥有在其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成就感,有利于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挫败感,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养成。烹饪大赛策划方案篇三一、活动主题: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倡导健康饮食风尚二、活动背景:五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养生健脾之季。在“创先争优”的浪潮下,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仅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本次“名师高徒”烹饪大赛,经过厨艺比拼,带动全校健康饮食风潮。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将跨长江越黄河,南北相聚一桌,共享饮食的美好盛宴。三、活动目的:为加强食堂与学生直接的联系,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和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厨艺比拼,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在此平台相互交流学习,最终谱成一曲美食盛宴的赞歌。四、活动时间:5月14日—xx年5月29日五、主办单位:广西大学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广西大学学生委员会六、策划承办单位:广西大学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七、活动内容:1.“走进食堂”环节2.“名师高徒”环节3.“烹饪大赛”环节前期准备活动宣传:1、在碧湖苑、东苑、翠苑、西苑、南苑餐厅前设置展板宣传2、在雨无声、空谷、校会网站上设置广告宣传,在空谷及校会网站设置活动专题3、运用“校园饮食报”宣传4、在6b小广场及东一食堂前设置宣传点,并派发宣传单5、申请利用崇左桥电子屏幕宣传报名方式:烹饪大赛为系列活动,参赛者同时参加以上子活动。1.在校学生通过向本学院学院生活部报名,每学院限两名参赛者(一名部门成员,一名大一学生),组成一支学院代表队。(注:名单要按照以下方式发:主题:第三届饮食文化节,xx学院、参赛名单(姓名、联系方式、年级、是否为部门成员),并且要在5月14日晚上10点前发到伙管会邮箱)2.所有学院代表队分成8组,2-3队一组,分组随机,每一组学生代表队组合分配至8个食堂(南苑,春华苑,秋实苑,萃苑,东苑,碧湖苑,水塔餐厅,东三食堂),编号1-8组。3.每食堂选派1-2名食堂师傅与相应学生代表队组合合作,通过走进食堂熟悉食堂操作,“名师高徒”环节由食堂师傅向合作学生组合传授做菜技巧,最终在烹饪大赛上8组代表队进行厨艺比拼。4.走进食堂活动目的:为了使食堂的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促进食堂卫生条件和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的提高,增进同学们对食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