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pdf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P72-73页的内容教学要求: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不信你瞧(出示小华家到学校的场景图)1、小华家去体育馆,每分钟走46米,走了2分钟,走了多少米?(1)先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列式计算,指名板演。(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的什么计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些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2、谈话:可是小华走着走着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比赛就快开始了,于是他就开始跑了起来。出示应用题:小华跑步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52米,小华跑了多少米?谈话:这道题你会算吗?列出算式,不要计算。152×4=师:观察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的笔算乘法一样吗?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1、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152×4的得数吗?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先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1)列竖式计算时,哪些是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的问题?在解决新的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2)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学生回答后,指名板演。(3)根据刚才的演算,在列竖式计算时,用一位数和另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时,怎样表示从十位向百位进位?积的百位为什么要写6、2、提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3、教学"试一试"(1)谈话:这时,小华的同学大生也在骑车往体育馆赶来,他也是赶来观看体育比赛的,你看他是怎么去的?(2)出示情境图: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行248米,大生家离体育馆有多远?(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起来,复杂之处在哪里?什么地方不一样?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1)261×3(2)8×123621×38×312提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3、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131×7612×83×4934×5414、动脑筋1□3□1□×4×64921914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提问: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86~88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2.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渔民打渔归来,码头上热闹繁忙的情景,然后画面定格在王叔叔称虾、称鱼的情景画面。)[评析:新课改提倡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二、情景渗透,提出问题。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筐虾重13千克。生2:有两筐虾。生3:有两筐鱼,每筐31千克。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两筐虾一共重多少千克?生2:一共有多少千克鱼?生3:2筐虾和2筐鱼一共多少千克?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2筐虾和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