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专题1 第2讲.ppt
上传人:俊凤****bb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专题1 第2讲.ppt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一地球与地图专题1第2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年考情回顾高考对该题型的考查多为选择题,命题方向主要有:(1)以等太阳辐射线图为载体,考查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及其原因;(2)结合太阳能开发等进行考查。1.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2015·安徽卷)如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出现极夜的范围,大致在接近最右侧日期时极夜范围达最大,此时为冬至日,a所在虚线的日期和b所在虚线的日期恰好为极昼极夜的分界,故两虚线所在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结合极夜变化可知,a所在虚线的日期为春分日,b所在虚线的日期为秋分日,而M日大致位于春分日后、秋分日前的中间处,应为夏至日。第(2)题,由于图中统计的是“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因此不受天气状况与海陆位置的影响。读图可知,a点太阳辐射量为30MJ/m2、b点为20MJ/m2。由上题可知,a、b两点所在的日期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而两点的白昼长度相同;a点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量大,b点纬度位置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量较小,故太阳高度是影响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1)从题干中获取信息:“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此时该地为极夜,且该区域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并且根据没有太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律和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日期应为冬至日。(2)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变式考法】(1)上题图中a点的太阳辐射与a点垂直对应的相同面积的地面(用a′表示),哪一个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答案:a多。a为大气上界,获得的太阳辐射没有被大气削弱。(2)上题中,太阳高度是如何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答案:太阳高度越大,单位太阳辐射照射面积越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反之,越少。2.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变化图如下,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A.分别朝北、朝东B.分别朝南、朝西C.分别朝西、朝南D.均朝北(2)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小,其原因是()①太阳高度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该地朝北的建筑墙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都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第(2)题,日出、日落时,该地墙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小,这是因为此时的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太阳高度小,且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路径长,被大气削弱的也较多。太阳高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太阳高度小,受热面积大,光热分散,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因此太阳辐射强度小;太阳高度大,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因此太阳辐射强度大。高考对该题型的考查多以光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或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境作为试题的素材来设计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命题方向主要有:(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地方时、区时、日界线、晨昏线、黄赤交角等的计算。1.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2)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3)特殊地方时的确定①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②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③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④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⑤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两点所在两条经线的地方时是12点、0(24)点。(4)图示一般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流程如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12时。2.日期变更地球上作为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人为日期界线和自然日期界线。(1)人为日期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指180°经线,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但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不等;该线东侧日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