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_2015年度第二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请书20.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美丽乡村_2015年度第二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请书20.doc

美丽乡村_2015年度第二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请书2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申请编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请书所属领域:五、村镇建设所属方向:长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技术综合示范项目名称:江苏省水网交错区智慧美丽乡村建设技术综合示范推荐单位: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申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俞孔坚联系电话:13801193799传真:电子邮箱:kjyu@urban.pku.edu.cn二Ο一四年月日项目信息表项目名称江苏省水网交错区智慧美丽乡村建设技术综合示范推荐单位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申报单位名称主管部门单位所在地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代码通讯地址邮编单位类别□事业型研究单位□大专院校□转制为企业的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其他项目技术负责人姓名俞孔坚性别■男□女出生年月证件类型身份证证件号码所在单位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他职称■高级□中级□初级□其他联系电话(手机)E-mail主要参加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北京大学,高等院校,4000225-9两个村镇各推荐一个单位起始时间2014年7月终止时间2016年7月主要研究内容(300字以内)预期成果■关键技术突破■技术集成应用■产业化示范预期示范/推广/产业化效果(150字以内)预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150字以内)产学研联合■是□否经费需求长江三角洲乡村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土地、人口城市化巨大压力,当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都由一个封闭循环系统变成线状开放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但是适应未来发展的平衡系统又尚未建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本项目中首先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通过调查、分析来剖析这一变化过程。按照生产、生态和社会三个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在每个系统中再根据研究需求以具体要素和因子为单位进行分析,最终体现在新的乡村风貌。所以,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是面向休闲旅游的“新产业”、“新平衡”、“新和谐”及“新风貌”。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产业转型,形成面向休闲旅游业的“新产业”模式1)农业生产的再发展模式(1+2+3)研究2)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乡村产业和用地集约布局技术3)新型产业模式下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循环系统重构4)“新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内容之二:生态系统重构,形成新型产业和社会结构下的“新平衡”生态系统1)城郊休闲旅游类乡村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方法2)城郊旅游型乡村生态水系统重构3)城郊旅游型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重构4)城郊旅游型乡村乡土文化遗产网络重构5)重要生态节点廊道设计重点研究内容之三:乡村社会关系与社区的重构,形成外来务工人员与土著居民的“新和谐”社区1)河湖交错区乡村和谐社区建设2)城郊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3)城郊旅游型乡村绿色庭院和绿色农房设计重点研究内容之四:乡村转型过程中村镇建设,形成乡村的“新风貌”1)乡村“新风貌”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2)城郊休闲旅游类乡村慢性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3)游憩节点和廊道设计重点研究内容之五: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智慧城市1)智慧旅游2)农村信息化3)社区信息化4)智慧惠农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83167689"一、项目目标与任务(袁弘老师)PAGEREF_Toc383167689\h1HYPERLINK\l"_Toc383167690"1.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PAGEREF_Toc383167690\h1HYPERLINK\l"_Toc383167691"1.1项目目标PAGEREF_Toc383167691\h1HYPERLINK\l"_Toc383167692"1.2项目任务需求分析PAGEREF_Toc383167692\h1HYPERLINK\l"_Toc383167693"2.项目主要技术难点和重点PAGEREF_Toc383167693\h9HYPERLINK\l"_Toc383167694"2.1项目主要技术难点PAGEREF_Toc383167694\h9HYPERLINK\l"_Toc383167695"2.2项目主要技术重点PAGEREF_Toc383167695\h11HYPERLINK\l"_Toc383167696"二、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瞿星凡/陶进/田晓猛)PAGEREF_Toc383167696\h13HYPERLINK\l"_Toc383167697"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袁弘老师/杨凯欣博士)PAGEREF_Toc383167697\h1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