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 《谈中国诗》 教案2.doc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 《谈中国诗》 教案2.doc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谈中国诗》教案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中国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教学用时】二课时一、导入你喜欢读诗吗?“诗”其实是“干”的,是干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比较鉴赏下列几首爱情诗的特点: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爱过你俄·普希金我爱过你,也许,爱情还没有完全从我的心灵中熄灭,但愿它不再扰乱你的心,我一点也不想使你悲切。我默默地无望地爱过你,为胆怯和嫉妒而暗暗伤悲,我爱你是如此真挚缠绵,但愿别人也能象我一样爱你。赏析:诗的前两句追忆去年的光景。“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地点,这是诗人决不会忘怀的,出语平淡,但是暗含幸福的情愫。接着写到那时“此门中”的人。桃花,热烈、艳丽、烂漫,引人爱恋,可是这美丽的桃花只有与姑娘的面孔“相映”,才显出它的明艳来。“相映”下,更见出人的青春神采和她那动人的美丽。诗人的深深爱恋和思慕之情,流漾在这字里行间。诗的后两句从回忆转到眼前:如今不知那位姑娘哪儿去了,只有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热烈地开着。这首诗没有正面写人物,而是从桃花的盛开来“暗传”出姑娘的美丽和含情脉脉;也没有正面写相思爱慕之情,而是用时过境迁,满怀惆怅来表示。清隽雅致,含蕴宛转,节奏鲜明地奏出一曲意味深长的“爱之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二、作家作品介绍1.作家简介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钟书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他的许多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钱钟书:出入经史,贯通中西,融会今古,匠心独运,自成一家。渊博和睿智是他成功的秘诀。评价:有麝自然香,何须春风忙;大智如海默,小溪爱喧嚷。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2.创作背景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课件出示补充注释)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穷边涯际: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吞言咽理: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拔木转石: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3.研读课文①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明确: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②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③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找寻关键句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总结: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从诗歌的语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