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文化概观》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完整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文化概观》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完整版.pdf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文化概观》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完整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文化概观》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05)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社会民众反叛的形式。答: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历史,除起义外,民众的反判主要是皈依宗教、加入帮会作乃至做土匪等数种。(1)皈依宗教。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数千年、终生贫困的民众来说,皈依宗教,实在有着精神上的镇痛作用。(2)加入帮会。加入帮会,也是民众改善生存状况的选择,是近世的现象。(3)土匪化。如果说帮会势力占据的是城市等一些买卖兴旺、人群稠杂的活络地带,那么土匪则更偏向于乡村野外,正式出现在18世纪的清代,到近代成为一大显著社会现象。如果只答出以上要点,可得6分,每点2分;如果不仅答出要点,还能作出适当的说明,可得10分。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答:(1)抒情的特征。抒情性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色。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最有代表性。诗歌的抒情性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特色。诗歌以外,中国古代的其他文体也都表现出抒情性的特征。(2)“优美”尚“善”的总体倾向。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抒情艺术的总体风调,不甚强调风格上的“崇高”,更擅长的是关于“优美”风格作品的营造。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古代文学一样,要求真、善、美的统一。所不同的是,西方古代文学中在“摹仿说”的影响下,“美”更多地与“真”结合在一起,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美”却往往与“善”结合在一起。尚“善”的精神渗透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侧面。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尚“善”的态度更体现为一种理想主义和人格力量。追求进步理想,坚守高尚人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最可贵的一个特点。(3)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从艺术特色上看,语言的含蓄蕴藉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诗歌最重要的特色。所谓含蓄,即包含不露,有所蓄积。如果只答出以上要点,可得6分,每点2分;如果不仅答出要点,还能作出适当的说明,可得10分。3.简述分封制实施的文化意义。答: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意义:(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分封制的实施,实际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变革:在一个广大地域上,众多不同的人群,削平各自的族姓界限,走向了融合。(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的差别,那种认为中国自周代就是专制社会的看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周初异姓族群林立的情况下,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必须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辟生存空间。西周王朝下的各邦,颇有点“一国多制”的特点。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如果只答出以上要点,可得6分,每点2分;如果不仅答出要点,还能作出适当的说明,可得10分。4.简述商鞅重农主义的主要内容。答:从商鞅变法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重农主义的几点内涵:(1)重农主义与重农精神不同。重农主义只允许民众从事农耕这一种生业。(2)在商鞅理念下,国家所要的农业,在经营方式上一定是以小农之家为单位,也就是所谓的五口之家、百亩(合后世30亩左右)之田的生产规模。原因是小农易于被国家控制。因此,重农主义就不单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3)其他如商业、手工业,国家也并非不需要。但商鞅要的是官营工商业。唯有政府控制了当时最重要的农业人口,它控制自由的工商业才有足够的力量;唯有政府手里拥有大量的失去人身自由的官工、官商,重农主义的种种措施才可能长久施行。对小农之外的私商,商鞅的措施是课以重税。这实际是以税收摧折农业之外的其他工商业,开了后世国家任意对农业之外的工商业等百般挫辱、横征暴敛的先河。(4)国家对小农是采取保护态度的。要注意的是,这保护是对小农经济的保护,而不是对作为人的小农的保护。(5)重农主义政策的推行,是伴随着户籍管理和防止民众自由迁徙等一系列措施的;因为人口流动无疑会增加国家管理民众的难度。6.简述中国古代社会民众反叛的形式。答:民众包括广大乡村小农,组织起来,形成为自己的阶级,向王权逐步展开争取权益的斗争,可以称为积极的斗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基本阙如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历史,除起义外,民众的反叛主要是皈依宗教、加入帮会作乃至做土匪等数种。(一)皈依宗教。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数千年、终生贫困的民众来说,皈依宗教,实在有着精神上的镇痛作用。(二)加入帮会。加入帮会,也是民众改善生存状况的选择,是近世的现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