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千里成语解释.docx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毫千里成语解释.docx

一毫千里成语解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毫千里成语解释一毫千里成语解释一毫千里【出处】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氂,缪以千里’。”【注释】毫,十分之一厘,比喻极其微小。氂,通厘。【释义】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旁通】1、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一章)2、《易经》第六卦,“讼;君子以作事谋始。”3、(《习惯说》清·刘蓉故事),“君子之学,贵乎慎始。”4、俗语,不可以道里计。【辨析】1、君子不器。孔子讲,“君子不器”。在《论语》为政篇这个背景之下,可以理解为:能很好为政的君子,他的才能是不局限在任何一个方面的。通俗的讲,这样的君子不只是一方面的专家,比如孔子最杰出的七十二弟子,都是能熟练运用六艺的通才。而在《系辞》中,又有“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的说法,“不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近乎道的表现。那么当时孔子的弟子之中,能真正近乎道的有几人呢?也许颜回算一个。可见求道之难。而用道来治国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子是这样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2、君子慎始。而按照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说法,“君子慎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是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人,他自然就是“慎始”的,也就是说,“慎始”是他在逐步达到君子这个境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再有呢,是否可以理解为,要立志于成为一个君子,从起步开始的每一过程都要严谨慎重(当然不是谨小慎微),因为这是一条“求道”的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想要“超凡入圣”,能不严肃么?每一境界的标准都很严格,每一境界的提高都必须达到标准,差一点都不行。而两个不同的境界,即使是用“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来形容,有时还不一定准确呢。3、“缪”与“谬”。在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取意纺织物紧密缠缚,意思是说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而在《说文》中,缪(音谋)的本意也是一种麻制品;谬,则是狂者之妄言,两者并无联系。那为什么现在成语中多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呢?在古汉语中,有通假字的说法,缪通谬,也算是一种解释。【例证】1、一毫千里,今多用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或“失之毫厘,差之千里”。2、《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