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大全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⒉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⒊将文中四时的情趣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4、体会想象的妙用,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体会想象的妙用,并能学以致用。【课时安排】2课时。【相关资料】选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许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便取而为名,是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个下等贵族之家《枕草子》书名的意思是枕边的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文题切入,体现预习效果。1、齐读文题,说一说,四时指什么?2、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愿意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3、出示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顺序。结合课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写生字。第二课时一、读题,导入课文。1、齐读课题。2、四时到底有什么样的情趣呢?我们来细细品析一番。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2、你最喜欢哪一种情趣?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3、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导朗读。(1)春天体会出作者对颜色的.细致描写。(2)夏天暗夜里的萤火虫。(3)秋天作者对鸟类及声音的描写很细致。(4)冬天雪的描写。三、体会写法。1、为什么作者会打动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2、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谈一谈不同时间的动人情趣。四、总结全文,点明想象的魅力。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作业:书上所描写的四时情趣和你平时的感受一样吗?写一写你心中的四时情趣。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三、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2.解释下列词语体统同案火候局不过兀自桑梓万贯家私谨具贺仪相与四、范读课文五、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一)(1~2)写范进中举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二)(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①(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②(6~10)治疯;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六、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一部分。1.结合注释自渎课文,并理解文义。2.讨论下列问题。①分别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②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写明礼物的作用是什么?③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④“体统”的实质是什么?⑤“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⑥范进不知丈人小气吗?为什么硬着头皮商议盘缠?⑦屠户为什么断定范进中不了举人?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现范进对功名的追求如痴如迷的心理描写的语句。3.小结这部分侧重写胡屠户的倨傲,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简练的动作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写范进几处都只用简笔,反而显出他在胡屠户面前卑怯畏缩、忍气吞声的可怜相,胡屠户断言范进考举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