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doc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涵博心理咨询公司资深咨询师冀未来2012年4月10日人们经常评价一个人很有能力或者无能,那到底什么是“能力”呢?心理学对能力的定义是: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项任务或者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不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也是任务或者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外在能力,能够把事情做好,做事的效率很高;二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需要的能力,叫内在能力。打个比方说,外在能力是有形的,就像房子,从外观上看是否美观、是否实用;而看一座房子是否坚固从外表只能看一部分,检验它的试金石是地震。房子抗地震的能力就像人的内在能力,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却对房子的存活期限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力从哪里来?能力总是和人们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实践是提升能力的平台,不管是外在能力还是内在能力。作为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能力?第一步,家长要有培养孩子能力的意识。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而孩子成长的实质是慢慢适应社会、适应他人、接纳自己的能力逐步具备和提升。父母做些什么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那就是为和孩子分离做准备;分离不一定是让孩子远离我们,而是促使心理上的分离—让孩子离了你,一样可以活着、可以自己做决策、可以自己做判断、可以自己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能够为自己负起责任……因为孩子今后的路是必须自己去面对的。孩子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吗?从一个人的生长规律来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每一个人就像一粒种子,在适宜的土壤里,他自会长成他本来的样子—可以是参天大树,也可以是蓬勃青翠的灌木丛。要做到这一点,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做好和孩子分离的准备。难就难在我们没有分离的意识或者我们离不开孩子。那么我们为什么离不开孩子?从心理深层次的需要来看,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原因:妈妈童年的时候曾经被父母所忽略,在无意识层面用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过度补偿,实际上是在补偿自己童年缺失的内心需要。由于妈妈在自己的童年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对自己成年之后的生活有所影响,害怕孩子会和自己一样,所以会用这种方式去过度地保护孩子。孩子的出生和陪伴是妈妈价值和尊严的体现,“孩子离不开我”满足了妈妈内心的被需要、被重视的情结。在存在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孤独;人在孤独的时候会引发焦虑,即使作为母亲,孩子的依恋也会帮助我们缓解这种焦虑;妈妈的情感需求在其它地方没有得到满足,和孩子的相互依恋冲淡了或者隐藏了这种需求、缓解了自己的不安。孩子和妈妈的相互依恋就起到了功能性作用:妈妈不用去面对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用去面对现实,可以以孩子离不开自己为挡箭牌,成为妈妈逃避的一种无意识借口。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情是满足自恋的一种途径。源于母亲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作为父母,必须和孩子分离,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出时间和空间,为孩子的独立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能力,将来孩子才可能有勇气独自去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有能力去面对任何的艰难险阻。我们需要为自己寻找一个立足点,创造条件让孩子和自己逐步分离。有了分离的条件,才能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具备了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扎根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的站住、行走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的能力,能够使自己活下来、能够使自己在这个多变的世界快乐充实的生活下去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孩子首先需要具备独立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第二步,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一个人独立的能力是父母从小有意识培养的。比如让孩子去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比如上幼儿园时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上学后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青春期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人生去选择和承担,而不是被父母所包办或者替代。要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需要母亲“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家长不是一上来就帮忙,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体验,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允许孩子慢慢来学习,允许孩子犯错,在经历和体验的积累过程形成能力。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是让孩子完全地去服从自己,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自己去学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一定不要做“完美妈妈”。“完美妈妈”会事无巨细严格地要求孩子、会时时处处对孩子不满意、也会时时处处对孩子不放心,不放手,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孩子成长的动力被极度压抑,孩子变化的欲望被不断摧残,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完美妈妈”会为孩子全力地付出,自然也会寻求一种心理补偿。“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为我做了什么?”这样孩子就得努力,就得对得起妈妈的付出,就得为妈妈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