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黄土高原是我国第三大高原,这里黄土深厚,地表千沟万壑。据此回答1、2题。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是由于作用形成的。海浪堆积B、风力堆积C、流水堆积D、冰川堆积造成其地表千沟万壑的根本原因是: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图中乙岩石是: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大理岩图中④代表的作用是:冷却凝固B、重熔再生C、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为:A、断层B、向斜C、背斜D、裂谷6、丁地地貌的成因是:A、背斜向上拱起形成B、向斜成谷C、岩层断裂下陷D、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7、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D、河谷只发育于河流上游读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8、9题。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入海口B、出山口C、发源地D、中下游9、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10、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8批次镉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工业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是主要原因。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空气和水的镉污染,也导致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镉进入大米的途径和含镉大米事件反映的原理是:水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B、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C、岩石圈物质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D、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11、农业生产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论依据是: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自然地理环境的季节性D、自然地理环境的可变性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回答12、13题。自然带①-②-③-④-⑤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分别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4、15题。注:人口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①B、②C、③D、④如果只考虑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B、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多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期与⑤时期人口数量相同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16、17、18题。关于ab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人口死亡率B、a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b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D、b曲线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关于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模式Ⅰ中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模式Ⅱ中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Ⅲ中人口增长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模式Ⅰ到模式Ⅱ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阶段Ⅲ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Ⅰ当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阶段Ⅲ当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正处于由Ⅱ向Ⅲ的转变时期读“中国、美国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9、20题。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