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应用到的技术操作之一,及时、准确采集血标本送检,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采血操作规范。一、目的1.采全血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肌酐、肌酸、尿素氮、血糖等。2.采血清标本测定血清酶、电解质、肝功能、脂类等。3.采血培养标本培养血液中的致病菌。4.采血标本行输血配型。二、静脉采血常用部位1.四肢浅静脉:上肢常用肘部浅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腕部及手背静脉;下肢常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足背静脉。2.颈外静脉:婴幼儿常在颈外静脉采血。3.股静脉: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的内侧。三、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理状态、配合程度、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检查项目等。四、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2%碘酊、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根据采血量选择规格)或采血针、试管、小垫枕、治疗巾、化验条形码(血培养另加血培养瓶、酒精灯、火柴)、胶布。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静脉采血的目的、配合要点,操作过程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充足。(二)操作程序11.核对医嘱,正确粘贴化验条形码,检查容器有无裂缝。采集血培养标本时,要检查培养基是否足够,有无混浊、变质。2.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3.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4.采血:(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在穿刺部位肢体下垫枕,铺巾。(2)在穿刺处上部约6cm处系止血带。(3)消毒局部皮肤,嘱病人握拳。(4)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或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刺入静脉。(5)抽血:见回血,固定针头,抽出适量血液按要求注入正确的标本容器;使用注射器采血,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注入标本容器内。(6)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至少5分钟以上)。5.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6.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7.清理用物,终末处理,标本及时送检。(三)效果评价1.操作熟练,动作流畅。2.血标本采集正确,符合检验要求。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4.操作时能与患者交流,关心爱护患者。五、注意事项1.血标本作生化检验,应在空腹时采血,此时血液的各种化学成分处于相对恒定状态,检验结果比较正确。因此,应事先通知病人,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结果。2.抽血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产生大量泡沫。3.严禁在输液、输血同侧肢体抽取血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4.标本如不能及时送检或需保留复查时,应存放于4~6℃冰箱。25.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不同的容器:(1)血清标本:将血液注入干燥试管内,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以防止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2)全血标本:将血液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旋转摇动试管8~10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避免血液凝固影响检查结果。(3)血培养标本: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污染。6.同时抽取不同项目的血标本,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其次注入凝血项目采集管(蓝色盖管),然后注入干燥管(红色盖管),最后注入EDTA抗凝管(紫色盖管),动作需迅速准确。六、并发症及处理(一)皮下出血1.发生原因:(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血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2.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3.预防及处理(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min以上。(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衣袖较紧,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进针方法。3(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