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西中煤杨涧煤业有限公司露天复采初步说明二OO五年前言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降低煤炭储量损失,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矿井的综合经济效益,针对我矿东南部井田,过去落后的采煤方法,资源回收率极低(仅为20%-30%),损失大量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本着“少投入,多产出”的办矿原则,为最大限度的回收矿井采后残煤,经矿方研究决定,对我矿东南部井田采取露天复采地下残煤的开采方式,为了论证此开采方式的可行性,特编制此《露天复采地下残煤说明》。本次设计露天复采地下残煤的区域位于本矿井田东南部,依据本矿《井上下对照图》(1:2000),将该区域划分为饮牛沟块段、井田周边块段和503块段,整个区域由会子坪主斜井、安赵煤矿井田边界和9#煤层露头线共同圈定,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2500米,区域面积250万平方米(详见《井上下对照图》)。为便于进行露天复采的可行性经济评价,特选定三个区段中最具可采性的饮牛沟块段作为主要设计块段,其它两个块段作为备用块段来进行相关说明。饮牛沟块段一、概况设计块段位于饮牛沟斜井西南部,北部为饮牛沟斜井及102运输大巷,南部为本矿井田边界,西部为安赵煤矿井田边界,东部为4#煤层露头线。设计块段东西宽1000m,南北长600m,块段面积60万平方米。块段内小窑破坏区位于设计块段东南部,东西宽600m,南北长400米,破坏区面积24万平方米(见各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设计块段地表为低山丘陵区,以黄土冲沟、梁地貌为主,由于强烈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冲沟,沟谷两侧呈树枝状分布,地形较为复杂,地面无工业建筑物。一区内最高点位于设计块段西北部,地面标高1238.1,地形最低点位于设计块段东部4#煤层露头处,地面标高1156.5,相对最大高差80米,盖山土岩(见9#煤)平均厚度145m。二、煤层结构及以往开采说明本区内稳定可采煤层主要有3层,自上而下为4#、9#、11#,现分述如下:1)4#煤层位于太原组上段,其顶板为山西组底界的K4砂岩,根据距本区最近的钻孔(Y-1、Y-2)揭露,平均厚度5.8m(Y-2钻孔4#煤层分叉),含夹石2~3层,地层倾角10度左右,地质构造复杂,一般为单斜构造,倾向北西,部分地段为穹隆构造,煤层底板标高+1080—+1160。根据以往开采情况并查现有资料该地段除小窑破坏区外,其它地段尚未回采。2)9#煤层9#煤层赋存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为区内赋存厚度最大煤层,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含夹石0-7层,煤层平均厚度14米,上距4#层平均间距62m,煤层底板标高+1020—+1100。根据以往开采情况并查现有资料该设计块段大部分地段9#-1煤层以采完,9#-5煤层采部分地段,9#其它煤层尚未回采(详见9#-1、9#-5采掘工程平面图)。3)11#煤层赋存于太原组底部,上距9#煤层2.03米,煤层平均厚度4.76米。根据以往开采情况并查现有资料该块段均未回采。煤层特征表煤层高煤层厚度平均(m)间距最平均(m)夹石层顶底板岩性4#5.80—3中砂岩、砂质泥岩609#140—7中砂岩、砂质泥岩2.0311#4.760—3泥灰岩、中砂岩三、储量(土岩方量)计算及以往开采说明为便于进行经济评价及可行性研究,依本矿井田南部《井上下对照图》(1:2000)将该设计块段分为五个部分I、II、III、IV、V,分别作I-I、II-II、III-III、IV-IV、V-V五个剖面进行储量及土岩方量计算。(一)储量计算原则考虑到设计块段内小窑破坏区面积占整个设计块段面积的40%左右,小窑破坏区及以往采掘情况有待进一步核实,故初步拟定的储量计算原则如下:1、4#煤层平均厚度取5.8米,小窑破坏区以全部采空计算,其它地段以本矿现有的4#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实际反映情况来计算,以往采空部分煤层露头处地采采出率以50%让算,非露头处以70%计算,尚未回采部分以露采采出率90%计算,比重1.45吨/m3。2、9#煤层全厚以14m计算,根据本矿现有的9#-1及9#-5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实际反映情况,两层煤合计采高取4m,,以往采空部分采一层煤时地采采出率取70%,两层煤都采时地采采出率取50%,煤层露头处地采采出率取50%,其余lOm均以露采采出率90%计算,比重1.39吨/m3。3、11#煤层全厚以4.76m计算,均以露采采出率90%计算,比重1.47吨/m3。4、土岩方量(见9#煤)计算时以每一部分(I、II、III、IV、V)的每一剖面取4个点的平均值来计算。(二)储量及土岩方量计算1、I部分储量及土岩方量计算①储量计算S1=400m×300m=120000m2查现有资料该部分4#煤未回采,9#-1及9#-5基本采完,1l#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