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气环境灾难影片赏析与评论姓名:学院:学号:。1、分析导致影片中恶劣天气发生的原因;人类不自制的活动(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森林乱砍乱伐等)加剧温室效应,进而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致使两极冰川融化,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导致大西洋暖流减缓。大西洋的热盐暖流被阻止导致北半球热量减少,形成巨型低气压。脆弱的全球气候平衡被打破,冰河期的到来,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2、基于影片的科幻思维,分析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以下)状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和严重情况(气候、人类生活、健康、其它动物植物等)出现,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气候大气细颗粒物减弱了阳光对地面的辐射,影响了地面和大气系统能量收支,影响气候,包括降低地表温度,影响风速、风向等;空气中的金属氧化物,硫酸盐及氯化物等粉尘颗粒对二氧化硫有催化氧化效果,是硫酸气溶胶的凝结核,它们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可以吸收空气中的SO2、SO3等而生成较大的雾滴,形成散布于空气中的气溶胶,从而引起酸雨;城市中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在特定的光辐射条件下,可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PM2.5有强烈的削光能力,使大气的消光度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使视野大大缩短,远处变成一片暗灰色。同时PM2.5的扩散去除比较慢,可以长距离输送,城市、农村、山林上空都充满了这种颗粒物,使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下降了90%以上。PM2.5浓度太高对气候最显著的影响是日照显著减少。PM2.5同时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模式,我国以及亚洲部分地区大气中高浓度的PM2.5已经覆盖了地球表面很大一部分地区,弥漫着地面到高层3公里的大气,被称为亚洲棕云,它使到达该地区地面的阳光减少,因此可能使地表的气温有所下降,与温室效应所起的作用相反。对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恢复有不利影响。人类生活在中国稻米和冬小麦生长的主要农业区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大气颗粒物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5~30%,近70%的作物受此影响至少减产5~30%。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下降可能已经导致了我国农作物的增产速度减慢。大气细颗粒物还会腐蚀建筑物、桥梁、机器和设备,而且衍生的二次污染光化学氧化剂、酸雨等能对这些物质材料产生更大的破坏。(3)人体健康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其它动植物由于植物的叶子表面覆盖了颗粒物,大部分植物的叶子颜色变灰,其中部分敏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进一步下降,呈现不健康状态。大气细颗粒物对动物的危害,除污染物的直接侵入造成伤害之外,还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体内,导致发病和死亡。因为动物没有能力去选择和鉴别某些剧毒性的食品,所以它们将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污染物的伤害和影响。还会造成水体污染,鱼类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