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习律师必读---商建刚律师实习律师必读---商建刚律师--作者:商建刚我大学毕业1999年3月就参加律师工作,2004年3月离开培养我的律师事务所,2006年初与现在事务所的主要合伙人一起带领一个已经运作和磨合2年的团队组建新所[③]至今。这就是我做律师的十年,简单而明快,紧张且深邃。在这十年中,我个人的执业理念、人生信条和发展规划发生了多次修正,我从一个追求业务能力、经济效益的律师逐渐转向注重自身内部文化修养、关注社会发展议题的法律工作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唯一的目标是学习做律师的本领。我感到非常幸福和幸运,每天跟着老师学习如何进行法律文书写作,如何思辨,如何诉讼,如何起草交易法律文本,老师教会了我做律师最基础的本领――法律文书写作能力。老师的培训方法几近私塾,我听写了近2年,把老师的每个字记录下来,整理到电脑之后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成文,老师再反复修改,一直到字、词、句。至今对我产生影响的是,他对于专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他说,法律文书必须像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④]”。这种基本功的训练对我以后的律师职业生涯意义重大。我现在的事务所,以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和简练文字作为培训手段,对刚刚入行的年轻具有明显的帮助。而且,我们事务所的大多资深律师写作风格相近,赢得了客户对于事务所的信任。事务所整体维护客户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由此具备。执业当初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异常艰苦的。刚开始工作的前2年我没有充足的经济能力租房子,只能借住在朋友处,甚至偶尔向事务所借钱度日。当时,我给自己设定了月入5000元的目标。我对自己说,如果每月能挣到5000元,我就会觉得满意。但是我对外夸下海口,我一定能够在3年内买房子。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者联系,当时还不知道房价会飞涨。不过,那时我经常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当前目标和远期目标。物质生活虽然不丰富,但是因为不断的达到小的经济目标,我很满足。更幸运的是,我的精神世界异常快乐。我“青浦一期[⑤]”的同学经常会给我打电话,向我请教他们在办案子中的法律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已单飞了,可以自己承接律师业务,但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看律师业务资料、看司法解释、看办案指南、看案例选。我当时却在津津乐道于阅读、写作,因此他们一定能在律师事务所找到我,并和我讨论他们的案例。因此,我在律师界交接了很多的朋友。这段时间,除了律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外,我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的渴求也不断增加,我不断尝试发起或参与讨论一些重大的法律议题。我在网络、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超过200篇。当时中文的网页很少,我同时担任6家网络媒体的专栏作家,有些网站还提供稿费。网络媒体涉及天极chinabyte网、千龙新闻网、赛迪网、中青在线,报纸包括检察日报、中国法制报、北京青年报等。我的文章被诸多网络转载,我的观点收到了来自全国的反馈。一个电话线,连接着全中国。我老师讲的这句话“忙时作业,闲时作文”一直指引着我,我现将这句口头禅传承给现在我们团队的每一位。2005年,我以自己写的小文章为素材,结合我在上海电视大学讲授“网络法律问题研究”专业课程的体会出版了《网络法》专著。非常幸运的是,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案件处理,每天都需要写很多的文字,或者是诉讼法律文书,或者是非诉讼法律文书,或者是文章。每天享受着工作的愉悦,每月的工资不断上涨,很快我的第一个当前目标和远期目标在3年内都实现了。很显然,事务所提供案源、业务培训并发放不断增长的工资,让我快乐的度过了我刚参加工作的前5年。我又给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无非是再买房子、买车,创收上新台阶等经济指标。但是实现新的目标仅仅着眼于个人的执业本领显然不够了,我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我很感谢现在事务所的主要合伙人,他像一个投资人,给我充分的空间发挥我的团队管理能力,允许我尝试不同的办法甚至于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方法,并帮助和指导我建立一个企业化、流水线式运作的律师业务平台,这个平台成了我现在律师事务所最有价值的存在。与此同时,我从他身上学习到的业务开拓能力,让我在我自己创业之后很快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经济目标。收入增加了但困惑也一并增多,尤其在无法维护更多客户的时候,快乐随之减少,即便我抢走了别人的客户。我不再愿意设定经济目标,我开始思考一些文化的话题。起初我认为自己写了很多文字,发表了很多文章,应该是有文化了。自从我独立执业,我慢慢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在文化的不足,认识到做一个好的法律工作者,文化素养具有重大的意义。2007年,我受西班牙西中基金会[⑥]的邀请参加了第二届ChineseFutureLeaders[⑦]项目访问西班牙,半个月的旅行我们拜访了西班牙的主要跨国企业,并在这段时间与中国的同行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与西班牙企业家的沟通当中,我注意到除了语言的不流利之外,这些企业家传达的对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