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父母毁掉孩子一生的16种做法!引导语: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只有无穷无尽的爱,只是这爱偶尔来的太凶猛、太盲目,最后却变成了伤害。父母的教育很重要,16种毁掉孩子一生的做法,无论中枪还是被中枪,好好反思吧。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3.使孩子产生罪恶感。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例如你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从不和蔼。从不用商量的口吻,每次交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习惯用命令式的口吻教育孩子。有时候还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不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6.喜欢将生活的不愉快迁怒给孩子。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能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7.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8.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从不纠正。这要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9.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总是想等孩子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一切,爱是孩子时代的教育才是是关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0.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11.把孩子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她)收拾好。从不让孩子自己动手,遇到什么都帮忙解决,这样他(她)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12.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有心的父母为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是你可知道,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其实一个人心灵的洁净也很关键。1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这样,会使孩子变的冷漠,小小的心灵一旦手上,即使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1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论自己干活挣多少钱,也别叫他节省,这样如何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爱不是放纵,爱要有度。15.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有时候,那些简单的你以为只是个性问题的,很可能在未来演变成失败人生的重要原因。孩子不是“小皇帝”,不需要你的上奉下陪,需要的是一颗真正关心的心。16.当众出孩子的丑,不顾及孩子的颜面。如果你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编后语: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但决不是放纵,只是让孩子更自由的去生活;有一种爱叫疼爱,但决不是溺爱,该满足的满足,该干涉的干涉。爱也是有方法的,最最亲爱的父母,请用正确的方式爱子女吧!【爸爸的习惯更易被孩子模仿】专家认为,父亲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母亲相比,父亲与孩子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因此,父亲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育儿常识】婴儿不会走路,不穿鞋,但要穿袜子,这是因为小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产生热量的能力较小,而散热能力较大,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更容易散热。当环境温度略低时,小婴儿的末梢循环就不好,如果给婴儿穿上袜子,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父母一定要满足孩子的7个心理需求作者:佚名|文章出处:525心理网|更新时间:2012-06-01分享到:新浪微博豆瓣网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29.NLP导读:孩子的行为基于他们最本能的需要,其中孩子的7种心理是父母务必要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