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语文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上语文教案(三篇).docx

高一上语文教案(三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上语文教案(三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一上语文教案篇一1、了解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二、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三、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四、文体简介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2、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五、解读课文(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第二段,写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写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__。)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1、具体品读课文(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兴:起,同风雨兴焉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②师生讨论师: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生:清风、水波、月(师板书)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生讨论,师总结:(一写夜游之乐。(2)全班齐读第二段。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这段师:我们先来理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