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论文名称《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评语评阅教师签字:西亚北非动荡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摘要:近期,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也门接近内战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生活。关键词:西亚北非动荡启示发展正文:一、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原因(一)政治问题。1、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2、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二)经济问题。1、国际金融危机危害进一步蔓延西亚北非地区动荡,标志着发轫于资本主义世界心脏地带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冲破金融和经济范畴,进入更加凶险的社会领域。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从核心区向外扩散,经金融货币渠道传导,引起了冰岛破产、迪拜危机、东南欧震荡;危机在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工作时间延长,社会抗议活动越来越多。链条总是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断裂,在现行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下,高度依赖经济景气旅游业的一些阿拉伯国家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牺牲品。欧洲因危机导致失业率长时间高企,欧洲人减少了度假,依赖欧洲旅客的突尼斯经济便像沙滩上的房子坠落下来。而许多失业的打工者回到本土,更对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经济和社会形成难以承受的冲击。摆脱殖民统治60多年的埃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畸形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度依赖旅游业和外出人员外汇收入的埃及同样在劫难逃。即使富甲天下的资源国家,其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操纵在金融资本手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属依附型经济。从历史上看,每当出现经济危机,发达国家总要想方设法向依附于他们的发展中国家转嫁,依附型经济体必然会遭殃受挫。只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转嫁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2、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从全球范围看,西亚北非地区动荡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大洗牌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板块震动”。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和世界形势发展的潮流,开始由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引领,这些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从工业化跨入了信息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抓住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高科技产业转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转移等几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而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也门、阿尔及利亚、约旦、摩洛哥等资源相对匮乏的阿拉伯国家明显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即使沙特阿拉伯、利比亚、苏丹、巴林等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也仅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没有其他具竞争力的产业,经济结构的支撑力和免疫力都很差。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经济全球化进程又总是充满矛盾、冲突以至二律背反。3、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国家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但贫富严重分化,大多数普通民众分享不到经济发展成果,埃及算个典型。据专家估测,穆巴拉克家族身价可能达435亿英镑(大体相当于埃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他的两个儿子在美国和英国大都市的黄金地段都购置了豪华房产。收回穆巴拉克家族的财富将对埃及走出经济困境有很大帮助。开罗美国大学的社会学家阿明指出,埃及全国人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富人集团,他们占20%的人口,却拥有55%的社会财富,这些人或从政或经商,他们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第二个层次是中产阶级,他们也大体占20%的人口,占有27%的社会财富。第三个层次是穷人,他们占60%的人口,却仅拥有18%的社会财富。据统计,一个埃及家庭月均生活支出起码需要400埃镑(约合人民币850元)。在穷人阶层中,政府下层公务人员占了相当大比重。具有大学学历的下层公务人员月收入130埃镑,其他大量的公务员月收入仅有80~120埃镑。有数据显示,也门的贫富差距也已经到了足以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约占也门人口10%的富有阶层控制了34%的国民收入,其消费总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5.5%,而10%的赤贫阶层消费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5%。巴林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2010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33位,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排在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之后。但是,占巴林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认为,他们受到逊尼派控制的王室和政府的歧视,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得不到相同待遇。巴林已采取了给每家每户发放1000第纳尔(约合1.8万人民币)、下调居民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