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汇总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顾茅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第十一册最后一组教材的第二篇重点讲读课文。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揭题解题,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2、初读课文,以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理清文章脉络,知道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4、学习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二、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解释顾、茅庐的意思。2、简介课文时代背景。(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谈谈你对刘备的初步印象。(小黑板出示)2、交流。(三)理清文章脉络。可以问: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说,我读懂了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再问: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了这一点?谁来告诉大家哪三次?以自然而然地理清文章脉络。(四)学习一顾。1、指名读第一段,其余同学划出刘备言行的句子。2、交流。3、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再读读第一段。4、谈谈你对一顾中刘备的印象。(五)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1、2、3题。第二课时一、教学理念: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索自主探究的开放的课堂模式。2、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乐学、善学。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三、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四、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还深入地学习了刘备一访诸葛亮。2、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让学生说,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理解。(二)自主选择,合作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深入学习课文,完成填表。(把表格发给学生。)一顾二顾三顾怎样一个人刘备(言、行、神态)问又问失望而回张飞(言、行、神态)失望而回(1)如果对张飞感兴趣,找出描写张飞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2)如果对刘备感兴趣,找出描写刘备的言行、神态的句子填入表格。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回,了解学情。2、研读刘备、张飞的句子。(按学生回答的顺序讲)(1)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按学生交流的情况分别投影,重点落实字词,这些句子要具体讲,认真读,读出感情。随机板书: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赶紧谒见。学生另外找出的有关刘备的句子,让学生说说读读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刘备是个怎样的人。(2)研究张飞的同学交流。用同样的方法投影出示,读读议议,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3)文章主要是写刘备,但同时也把张飞写进去了,这是否多余?分小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随机板书:反衬(4)对比朗读,愿意朗读张飞的读出他的莽撞无礼,愿意朗读刘备的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引导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尤其是这篇课文的有关章节,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三顾茅庐》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感受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2.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写刘备第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2.《三顾茅庐》主要讲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