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努力****向丝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绿色蝈蝈》教案精编.docx

《绿色蝈蝈》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色蝈蝈》教案《绿色蝈蝈》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绿色蝈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绿色蝈蝈》教案1○教学目标①知识和能力目标: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②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之父”的法布尔,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了巨著《昆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一篇的《绿色蝈蝈》。出示课题一、速读课文,圈点批注1.用“_____”划出文中介绍了“绿色蝈蝈”特征和习性的语句,并做好批注。2.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二、自主交流1.特征和习性:形体特征、声音特征、食性2.语言欣赏:有感情地朗读你选择的精彩语句,并把你的独特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三、合作研讨作者对绿色蝈蝈在本文中用过哪些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共同探究《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五、学法小结1.文艺笔调。本文既有对昆虫生动传神的形象描写,又有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无处不体现了对蝈蝈的喜爱之情。2.拟人手法。这使文章语言自然、亲切,生动感人,增强了可读性。3.比较衬托。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吃甜食时,用英国人吃牛排来衬托;这样写不仅突出了蝈蝈的习性,还给读者带来了真切的体验和美好的享受。六、作业1、连词成段:任意选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10个左右的词语,写一段话,要求有几处运用了拟人手法。2、延伸拓展:课外阅读《昆虫记》。《绿色蝈蝈》教案2一、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2.了解《昆虫的故事》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二、整体感知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扰乱()狩猎()哀号()喧嚣()喑哑()莴苣()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妒忌()窸窣作响()吮取()惊慌失措()津津有味()毫不犹豫()喙()篝火()螽斯()窃窃私语()更胜一筹()嗉()囊()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更胜一筹:(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篡夺: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三、探究赏析(一)深入理解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二)语言品味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