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doc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根据中专教材教学任务的要求,本节课设计1个课时来完成。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设计: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国家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第2版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主编:李晓松。教材地位: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是一种常用抢救技术,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内容,所以学习本次课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已学的医学知识。▲教材作用:让学生知道在家里或公共场所遇到各种意外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要抓紧时间对伤员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术,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2)理解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定义3)了解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目的●技能目标:1)学会判断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意识、呼吸和脉搏2)学会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情感目标:强化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及时抢救病人,挽救病人生命。3、教学重点、难点及理由●重点:基本生命支持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操作要领包括:①A--开放气道的方法②B--人工呼吸方法与注意事项③C--心脏按压方法与注意事项●难点:1)呼吸心跳骤停的判定2)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的方法与动作要领二、说教学方法:因这次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授课过程中以讲解为主,穿插录像、操作演示、图示、病例、导问为辅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师生互动。使理论和操作相结合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要领。同时也培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三、说学法: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如课件中展示一个生活短片之后提出2个问题:1、老爷爷怎么了?2、现场是怎样处理的?从而引出本次课的主题。再通过临床病例诱导式地引出呼吸心跳骤停的诊断依据及方法。这样能动调动学生看、听、说、思等各种潜在能力。练习学习法:主要体现在操作演示上,如颈A的触摸、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定部位、操作手法)等,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部分:简单介绍抢救技术,通过数据说明抢救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观看生活短片,向学生提出2个疑问:1)老爷爷怎么了?2)现场是怎样处理的?从而引出主题: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诱导式地引入主题。2、展示目标:先展示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本次课需要掌握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目标重点去学习。3、正式课题的讲解:授课过程中按以下顺序讲解:先定义——目的——操作步骤。然后根据内容是否重点展开讲解,重点内容详细讲解,借助视频、图示、操作、导问等方法并用。而次要内容点到即可,不用深入展开。4、归纳总结:总结本次课重点。5、情景演示:设置情景,把学生带入抢救的氛围。6、布置预习:模拟人操作练习。五、教学反思上述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每个环节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到,教师用诱导方式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如一些数据及一个生活短片说明学习抢救技术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呼吸心跳骤停的严重后果引入了具体抢救措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主动参与。这样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转为主动地学。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将事半功倍。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上述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机会。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特别是在A、B、C三步的操作要点中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的教育要以培养“社会人”为己任。课堂教学活动就是社会生活的“准社会活动”,学生就是“准社会成员”。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课文引导学生进入社会成员这一角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关键时候抓紧时间对病员进行抢救,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