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结.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结.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结第一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结第三单元小结第三单元是“说明性文章”,分别包含了《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这四篇课文。教学中,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除了四篇课文外,还包括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习作写说明性文章、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四时之风》和课外书屋。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课文与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统筹安排,树立“大教材”观念。“大教材”观念,就是把本单元所有内容看作一个教材,处理过程中统筹安排各个教学目标的整合落实,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找出其合理的结合点展开教学,使整单元教学浑然天成。1、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的整合将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的内容协调的结合起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交际话题,创立和谐的交际空间,调动全员互动交流参与,既巩固了所学的课文内容,又适时进行了口语交际,可谓一举两得。讨论:假如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周围会变得怎样?2、课文学习与习作的整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说明性的文章,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讲事物说明清楚。这其实可以在我们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随机落实。3、课文学习与“交流平台”的整合“交流平台”中主要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了本单元学习说明文的最有效武器,用这个表格,学生简易明了地就能掌握读、写说明文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像这样的表格不应只在学习“交流平台”这么晚的环节中才呈现出来,应该在学每一篇课文时都使用。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主备人:任明海修改日期:上课日期:教案序号:前置性作业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要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3、参考注释,自学课文。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4、“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5、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难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交流: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课──杨氏之子(板书)。2.检查预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