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年级:六年级学科:科学主备人:张晓斌时间:2010.9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采用了总—分—总的设计结构,把认识微生物的概貌作为单元学习的起点,然后再分类认识细菌、霉菌。最后,再从生命体都具细胞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帮助学生扩展对生命体共同特征的认识。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中还包括利用资料,渗透尊敬科学家、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史教育,以及把学到的微生物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的实践教育。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四、单元教学方法和措施:在设计本单元各课时,采取了活动体验、增强感性,资料导引、获取认知的模式。例如:通过采集水样或观察“小池塘”里的变化,引入对微生物的认识;通过做酸奶的活动,引入对细菌的认识;通过观察馒头和其他物体的发霉现象,引入对霉菌的认识,在这些认识活动中,交织着对科学探究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其中包括: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的能力,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借助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五、课时安排: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2、做酸奶1课时3、馒头发霉了1课时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1、水滴里的生物一、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放大镜、切片、图片、抹布四、预习内容:让学生课前先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水,寻找水样里有什么?预习方法与要求:让学生独立或几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家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水里有什么?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画图或用文字记录)五、检查预习: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一说水里有什么?六、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2.学生汇报。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镜臂通光孔镜座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2.学生分组观察。(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2.认识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