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doc
上传人:宜然****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doc

(完整版)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2012-201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2年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竹本固固:(2)夫如是如是: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译文: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答: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年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咸(2)值积雪始晴值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4年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选自《列子•说符篇》)【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詹何对曰对:(2)故本在身本: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5年袁黄①公力行节俭,与缙坤②相约:每会荤③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④。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⑤,故皆徙业耳。节选自《感应篇》)【注释】1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2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3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4胥(xū):小官吏。5折阅:亏损。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期年之后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2年14.(1)稳固(2)像这样(2分)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13年14年13.(1)回答(2)根本,基础14.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15年13.(1)满一年(2)全,都14.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15.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